【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时间记录营
今日主题:1-6类别更多
学习日期:2020年3月28日
1.[知识]我在课程中的收获:
1.1温故
🌹【反思】hu_ying小伙伴通过回顾一天的时间记录情况,来找到任务完成与否的原因,帮助自己实现类似库伯学习圈的循环;
🌹【实践】Ruby小伙伴通过对类别使用频率的总结来调整自己的排序,使软件的操作更加便捷高效;
🌹【亮点】佩璇小满妈称经常会卡在亮点这一栏里,觉得自己没啥亮点,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呀~真是同是天涯无亮点,相逢何必卡日志~
💡其实是不是我们对自己要求过高?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觉得不能称之为亮点。
💡另一个角度想,亮点之所以称之为亮点,那么就不可能天天有,根据均值回归理论,昨天有亮点,今天没亮点是很正常的事情嘛~这样想就不会觉得难受了,哈哈哈~
1.2新知
🌹【小类升级】
把当前生活中的学习、工作重点类别拎出来置顶,跟群组平起平坐,用来提醒自己要关注重心;
把想要减少的类别,称之为黑洞中的黑洞的,也可以拎出来成为单独大类,可以放在最下面或是其他位置,时刻提醒自己远离诱惑,明明白白消费。
🌹【饼状图与颜色】
饼状图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己每个类别的时间占比。而调整颜色则帮助我们更容易读懂图形所表达的信息。
🌹【类别命名】
用有趣的四字短语来取代两个字的普通名称。“生活”可以改成“精致生活”。我还记得第一期训练营的时候,有位小伙伴起了一个火爆一时的类别名称“咖喱咖喱”,你肯定想不到,它居然是交通出行类别的名字~
💡今天讲得新知点,看似像APP的基本操作,也可以说很像一些单独的小知识点。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其实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小类升级为大类后,如何能起到更好的提醒和专注作用呢?——图形化。每天回顾时打开饼状图,就能看到他们之间的占比,而合适的颜色则帮助它们更容易传递信息;另外,给类别取一些有趣的私人订制化名称,就不会让使用者觉得枯燥机械,从而更容易在前期坚持下去,形成习惯。
2.[践行]我今天的刻意实践:
💡今天分析了近一周每一天的饼状图,一开始是发现陪伴家人的比例比较小。后来从上周一的饼图看到了一个忽略的点:陪妻子去广州看医生,我把路途全部记录了“出行”,也就是日常生活类,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属于专注陪伴的;还有每天晚饭后跟儿子打飞镖(疫情之后养成的娱乐项目),这个我归为了娱乐游戏类,那么算不算陪伴儿子呢?其实肯定有,虽然更多的是满足自己休闲娱乐的需要。但是两个类别相比起来,陪伴儿子肯定更有意义,也就是说这个飞镖已经不属于普通的休闲娱乐了。认真衡量后还是把它归为家庭陪伴类。
3.[分享]我在类别的亮点:
3.1 明确分类的目的,知道自己每一个分类背后的目的是啥。
💡①比如我把工作分为创造型工作和事务型工作,目的是为了提高创造型工作的占比,同时监测事务型工作的效率。
💡②而我把娱乐分成刷手机、电影游戏、闲聊放松三块。这里其实第三个是“闲聊+放松”,也就是绝大部分“放松”类的娱乐都属于这类,但是刷手机和电影游戏为什么要单列出来呢?就因为之前经过统计,他们是休闲类的最大头,也是最需要关注和监控的。而闲聊的时间比较细碎,跟放松结合在一起放在第三类,属于一个兜底的类别。
3.2 每一个分类有明确的定义和场景
💡制作了一张Excel表格,里面对每一个分类都标注了我对它们的具体定义,然后再列举一些常用的记录场景。当我对某一项行动进行记录时出现犹豫,不知道该分为哪一类的时候,可以回到这张表格去仔细对照,表格本身也能够进一步更新完善,让定义更准确细致。
4.[复训]我在类别的不足:
❄️之前的工作群组里还有“开会”这一项,目的是想要统计自己花在这个无意义的类别上面有多少时间。
后来发现这个统计意义不太大,会议时间本就是我无法控制的,专门一项就像顶在家门口的一块丑陋的大石头。还不如专注于我能控制的时间类别更好。于是把会议的时间全部归档,之后记录就归入事务型工作+备注。
❄️目前的不足,还没有找到如何计算自己创造型工作的效能衡量标准。有人说可以通过计算一天中点击“工作”的次数来判断被打断的频率,但我实践下来发现很难统计(太细碎了,无法保证数据精确),而且我目前的岗位更多的是管理和监督,自己独立完成的项目比较少,所以很难界定一个工作的完整性。
5.[发现]我的疑问:
崔律在工作中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记录数据来提高工作效能的?
6.[复盘]本周收获:
收获太多,先交日志,日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