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海清清
写这篇文章完全基于无理论的探讨,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去写,只是突然冒出来这样的一个念头,因为很久都是写一些带有情节的故事。有人总说,为什么你不去写一些具有生活化,或者说能够引起某些内心触动的文章,可能我也没有认真的思考过,只是在内心里完全去按照自己构想好的情节去写,所以这篇文章仅供大家讨论。
说到死亡,我想应该没有人会觉得幸福吧,在大多数关于死亡的描述中,无疑是悲哀,恐惧还有更多各异的情节,但是我敢说,百分之九十的关于死亡的文章都不是带有快乐或者乐观的情绪。看到这样的题目,是不是感觉到无比异样呢?包括我自己,我也在搜寻,到底对于我,面对死亡,到底怎么样才能面对老去之后的死亡,现在想来,我也是觉得那种悲伤和生的渴望依旧会占据我的内心深处。
死亡,这个对于任何一个活着的人都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内心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我记得在很早以前,我看过一篇这样的文章,说是在中国甚至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对于癌症的治疗最终的结果无疑是通过手术,然而,手术后的病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痛苦中很快死去了,他们死亡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所以在一些国家的某些医生或者权威的保健机构中,就有人呼吁,不要给癌症晚期患者进行手术,但是,那也意味着自己的家人愿意看着亲人自生自灭,这是不是很残忍呢。
很多年前,在我读百年孤独这本书的时候,我对阿玛兰塔有一个特别深刻的记忆,阿玛兰塔是布恩迪亚家族第二代中最小的女儿,她是个性格内敛的女人,因为被人横刀夺爱而误杀了哥哥的妻子雷麦黛丝,这之后,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一生变得孤独苦闷,后来,在感觉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的时候,她把自己中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当然,这部小说中,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所有成员最终的命运,这样的死亡,也是毫无幸福感可言。在欧亨利的小说中也有这样的描述,一位顾客他豪爽慷慨的为自己的葬礼买花圈之类的用品,现实中的店主夫妇当然也被他的怪异举动吓得够呛。在中国的电视剧中,我也曾看到过这样的情节,有人花钱为自己请鼓手,设灵堂,到最后,那些前来参加丧礼的人才明白,他只是为了自己的死亡提前操办丧事而已。
说到这里,有些就问,你说了很多,都是一些悲伤啊,或者什么孤独啊,连平静都谈不上,怎么可能有幸福呢,是的,的确是这样,我花了很长的篇幅写了这么多关于悲伤,孤独和痛苦的死亡。
早在几年前,我去医院的时候,看到一个浑身插满管子,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他的神志是不清的,但是当他醒来的时候,他嘴里还是一直喊着:为什么不给我治病?她的女儿告诉我:这十年来,父亲的病一直在看,但是,他还是逢人就说为什么不给他看病,我看到老人这副模样,突然觉得,这样的面对死亡,我一定是不想要的,在中国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老人即便已经到了生命的边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救治,因为中国人的舆论会让你觉得压力山大。
我们曾经在现实生活中也看到很多例子,有人因为没有钱或者生活遇到困难活不下去了,他们觉得死亡是解脱这种困境唯一的办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死者来说,尽管她认为自己的痛苦是解脱了,但是她的死亡,无疑是痛苦挣扎的结果,她别无选择,或者说失望到极点的所作所为,这样的死亡,根本不能谈上幸福,哪怕他自己认为这样自己其实在奔向幸福,但是这个死亡之前的过程却是个无比难熬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死亡前的幸福感呢?
这是个棘手的问题,我在一本儿童书籍中读过一个关于死亡的教育绘本,绘本中写到了一直死去的小鸟,孩子们为了她的死亡而悲伤万分,但是因为后来得知了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就如同花开花落,一年四季流转一般,那么孩子们的天性里对于死亡的定义还是再也见不到了,因为花开花落其实也不是同一朵花。
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老人,他们身体健康,活到了八九十岁,甚至百岁,四世同堂,或者更有甚五世同堂,她们到老了依然精神矍铄,该吃吃,该喝喝,看着自己的孙子,重孙子一茬又一茬,他们在面对死亡时,可能已经成为一种等待,说是活天天,活月月,这样即便去世,他们也是幸福的,因为,在自己最年老的时候,还能那样走着,看着,耳不聋,眼不花,这个世界所有的自己也看够了,活够了,这样的死亡无疑是幸福的。
在这里,我得说一下,对于死亡的幸福感,完全在于死亡前生活的快乐程度,还有身体的健康状况,心胸的宽广程度,那么,面对死亡,这样的一个自然过程,应该是可以平静地面对,一辈子的知足,告诉自己:这一辈子活得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