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想想,我上辈子或上上辈子许是汉子出身,做事情喜欢豪爽,实在看不得矫情又装模作样的人,想就做,不想就走开,最讨厌明明心里想要,嘴里还推迟半天的人,姑奶奶实在没那耐心哄,每每遇到这情形,恨不得桌子一拍,大吼一声:MGBZD给句痛快话,做?还是不做?!
这是我之前在QQ空间发的一段感慨。那是我情绪的发泄,生活中碰到这类人或事,我会非常厌恶,同时伴随着愤怒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不顾他人感受的任性行为。
昨晚跟朋友再次提到这个感觉,突然电光闪过童年的某个片段,我顿时醒悟,原来对于“矫情”,我的情绪按钮在这里。
小时候,我有个“不懂事”的小姑姑(妈妈常常在耳边的评价),每周到我家吃饭,走的时候,便会拿走家里的“糖糖饼饼”(这是她对糖饼的称谓),拿的时候总会假惺惺地推辞半天。这个姑姑令我生厌,虽说她拿走的那些“糖糖饼饼”,我并不喜欢吃,可是要给让我讨厌的人,且她又装模作样地推脱,我就是不爽。我从没告诉过妈妈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只是暗地里做些小动作以示抗议:将家里的“糖糖饼饼”一一拆封,吃两口便丢在一旁,心里很是自得和畅快——让你虚伪,让你拿!这一切也成了我深藏在内心的小阴暗,再也没有启封。
原来让我讨厌、愤怒和不耐的“矫情”,是我对童年的弱小反抗。我真正讨厌的,不是“矫情”,而是冰封于心底的小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