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分享了我自己的读书习惯养成之路,有小伙伴问:一直想多读书,但坚持一阵儿后就不了了之了,有没有什么方法帮助养成读书习惯?
今天就简单分享几个养成读书习惯的方法,都是我自己亲身体验过、平时在用的,感兴趣伙伴可以试试,说不定有适合自己的呢。
01. 先开始再说,试试“微读书”
最重要的是先开始读!哪怕每天读10页书,哪怕每天读5分钟。
借鉴《微习惯》的理念,从小处着手。这种短时、少量、但高频的“微读书”模式,很容易上手,也很容易坚持下去、直到形成习惯。
这个方法的要点就是先把目标定得简单到不可能失败,根本不用费力就能做到,先让自己轻松开始再说。
而且“微读书”的目标要清晰、要具体,读多久、读多少、甚至什么时候读,都可以给自己明确下来。比如“每天睡前读10页书”,“每天饭后读10分钟书”等,当然具体的阅读量和时长,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
读书时段,就根据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安排,挑选合适的、不会轻易被占用的时段,晨读、睡前读、或者通勤路上读,甚至可以是上洗手间时读。我刚开始晨读多,后来在地铁通勤时读、出差火车上、公园里、干啥排队的时候都可以读一会儿。
02. 记录读书流水账,“读书进账”看得见
我最初是用纸笔记录,就简单哪天到哪天、读了什么书、用时多久。后来逐渐用电子表格,记录的维度也逐渐增加。
我发现,比起立flag,这种简单的“记账”式记录,能给人一种非压力性的动力,给人一种总想多往这个“读书存钱罐”里存点硬币的吸引力。
明明白白地读书流水账记录,消除模糊地带,既是一种有形的觉察,意识到最近的读书状态(有没有读书、读了多少书等),也能让自己的“读书进账”肉眼可见!
(我这几年的记录表,从杂乱逐渐有序&丰满)
而且,每次记录,都忍不住期待一下等一个月后、三个月后、半年后或年末总结时,这张记录表被自己填得满满的、长长的、变得“沉甸甸”的场景,想想都佩服自己,动力拉满!
形成习惯后,可以根据自己想法调整或增加记录的维度,比如增加为啥想读这本书(缘起)、读书的体验、是否做了读书笔记、书单、年度或月度读书计划等。
(这两年记录表里多了一项“践行清单”,今年还详细了读书笔记输出情况,并用不同颜色标记)
03. 读后分享和输出,产生更多链接
分享输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简可繁。先挑自己最简便易行的上手就行。
比如发个朋友圈分享摘抄、分享自己的感悟、分享读后荐读(也可以是荐不读),也可以是跟好友分享“我最近读了xxx书……”,也可以在惯用的平台记录分享。总之,形式不限。
最初,我只是用只言片语在朋友圈分享、荐读,后来慢慢地写读书笔记。。我发现,即使只是片段式的荐读分享,就能很好地让自己跟这本书的链接更深。写读书笔记后,链接更上一层楼了。
而且还可能会有朋友给回应、反馈、共鸣,都是意外的收获。比如看了你的推荐朋友真的去读了这本书,比如朋友正好也读过这本书。
总之,就是尽量让这本书在自己的思维里和生活圈子里多露面、多留下痕迹,你获得的读体验和感悟越深刻、越立体,读书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越高,读书后的收获也可能越大,“还想这样读下去”的可能性也更大,习惯就慢慢生根发芽了。终有一天,你也可能读得停不下来!
04. 加入读书会,思想碰撞、链接更多
无论是读书群,还是读书会,也不管是线上或线下,都是借助小团体的力量,促进自己养成习惯。
可以是三五好友组成读书搭子,每天相互打卡、监督;也可以是加入读书会,借助书友的带动、读书会共读活动的带动。
不过我最初基本就是自己一个人读,没啥组织。后期才参加一些兴趣读书会,比如自然观察爱好者的自然读书会,才体会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读书,乐趣加倍,体验更丰满!
对于想养成读书习惯,对自己自控力又没信心的,可以参加读书会督促自己。我2019年也试着自己发起读书会,后来懒得搞了,当然当时聚到书友也比较少,不过还是认真想了读书会的规则。
最近我又想把读书会整起来了,虽然目前也就三五个书友,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名片、相互鼓励督促,推荐好书,感觉还不错。希望这次能搞起来,形成稳固的“读书搭子”,相互促进着享受阅读、完成自己的读书计划,也感受更丰富的读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