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一直在听几位实习生老师的汇报课,也借此机会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能留校任教的苗子。四位实习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分别经过笔试、面试、说课、上课四个环节。今天最后两位实习老师的讲课环节也结束了。一路走来,见证着他们的成长,自己也收获了不少。今日写写我对语文老师考察的一点自我感受,不涉及真正的录用,只是有感而发,仅此而已。
1、 男女教师比例问题。
是为了提高比例降格以求,还是坚守标准不谈性别。我常在想,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老师?说得更准确一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大家的呼声很强烈,希望今年能招一名男教师。潜意识里,我也是这样想的,一个团队中有男有女也才有更多的乐趣和动力。客观地讲,从性别上,倘若是个男生,自然会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其他不是硬伤,应该是有优先选择权的。这样说来,似乎有性别歧视,但我想各个学校应该都差不多,男语文教师凤毛麟角,女男语文教师总体的比例是21:1而我组唯一1个男老师明年也该光荣退休了。但我想,我们决不能以性别为唯一条件,不顾其他。一个老师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以及授课的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些基本都是有些人一生都无法提高的硬伤。鉴于此,我们也不在纠结男女的问题了,仍然把授课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标准。
2、 教师的性格问题。
不得不承认,那些性格开朗外向的人在初次上课的时候给人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性格内向,言语不多,语速不快,不擅长表扬的老师,一开始并不能很好地吸引大家的注意。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样性格的人更适合当老师?一定是那个声音洪亮、手舞足蹈的那一个吗?
我以为,一个语文老师先天条件很重要。关于这个话题,我曾经也说过很多,包括外形外貌。初次之外,我觉得他身上需要一种气质,一种文学、文艺的气质。也许二十出头的年龄谈气质尚早,但语文的气质我更愿意是与身俱来的。真的有人,天生就很适合当语文老师。这是个实习生中,有两位姑娘就具有这种气质。虽然他们两个是截然相反的课堂风格。
一个是干脆利索,有气场有魅力,能放得开很和hold的住,将来无疑是一位大赛型选手。另外一位颇有小家碧玉的味道,不急不躁,不愠不火,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很多人都会被前者所吸引,而忽视后者。但,我在肯定前者的时候也同样看见了后者的素质和味道,我相信若干年后的她一定会成长为一位云淡风轻、有独特个性和性格的老师。前者课堂设计与他的整体气场不成正比,给人感觉是轰轰烈烈开了个常场,却仓皇地结了尾;而后者能气定神闲地、从容不迫地、连贯自然地带着学生解读文本,找找关键字,找找关键句,不时地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一个问题和另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又不显得突兀和急迫,一切都是那么宁谧和美好。
忽然想起我们学校又一个女历史老师,气质很好。什么时候你见着他都是轻轻的、淡淡的,跟同事从没有红过脸,跟学生也没有大声训斥过。但是她的课堂评价非常好,虽然在高一是一门副科,学生仍然十分喜欢,文理分科后,追随者甚多。
教育不也是默默无声的吗。谁说只有能言善辩,滔滔不绝,文思泉涌的人才能当好语文老师。我更欣赏那种有精心独特的教学设计,能一步一步带领学生徜徉在文本中的老师。尤其是在一个教师初上讲台的时候,这将伴随他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