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跟一朋友讨论他们搬新家的事情,他说受不了小朋友的苦苦哀求,决定只搬家不换幼儿园了,他说尊重孩子的决定,说他很民主。
我有点惊讶,新家离幼儿园有半个钟车程那么远,而且经常塞车,意味着每天娃最起码得提早半小时起床,要是遇上塞车,能否准时到校是个未知数,每天放学还得妈妈开上40来分钟的摩托车去接或是爸爸提早下班接,无形当中增加了很多的麻烦,日子久了孩子睡眠不足不说,大人也辛苦。
所以他把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孩子我还是蛮惊讶的,我们现在提倡尊重孩子的选择,希望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却忽略了其实在某些事情上孩子没有自主能力,比如孩子无法评估路程,交通,费用等等情况,他判断的唯一依据仅仅是在原来幼儿园蛮开心,简单点来说,他只是一个孩子,不应该替大人去做决定。所以我想说:请让他安静地做一个孩子吧。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将选择权交给了孩子,美其名曰:培养他的自主性。其实,我觉得,那也是逃避责任的一种表现。因为普遍的人都有选择困难症,选择了就意味着要承担后果,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选择,期望别人帮我们做选择。
其实像我朋友的幼儿园事件,他完全可以行使家长的权力,安排孩子到附近的幼儿园,同时也允许他因为换园的伤心或者哭闹,过渡期多陪着他,陪伴他去找到更多的朋友,融入环境,而不是说由着他的“开心”,然后一家人跟着“受苦”,其实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只有你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他完全可以很快融入环境。
选择意味着责任。不要过早让孩子去做重大的决定,他的肩膀没那么强硬,承受不住那样的重压,父母依然应该是权威的行使者,大决定应该由父母来做,父母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责任而将决定权交给孩子。一些关于他自己的小事可以由他做决定,像决定今天自己要穿的衣服,决定玩什么玩具这些都可以由他,而关系到整个家庭,需要评估利弊的重大事情的决定权应该是父母。
很多人觉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于是总是跟孩子说家里比较穷,孩子应该努力应该奋斗,甚至故意装穷,比如孩子要买玩具,跟他说我没钱,买不起等等,其实这样很不好,孩子会很担心家里没钱会不会没饭吃。我其实也犯过这样的错,豆子要买的玩具比较贵我舍不得的时候我会说我没钱我买不起,豆爸就不,他会跟豆子分析是否值得买,慢慢地我也明白了,不要让孩子感觉物质匮乏,否则会产生不安全感,也会对于物质有了更多的期望,所以现在我都是给他灌输一种观念:虽然我们家不是特别有钱,但是满足我们家吃喝玩的还是有的,他大可以放心,也可以提自己想买什么的要求,确实很喜欢的话我们会尽量满足。所以,请让他安静地做一个孩子,不应该去承受苦难或者人为所设的苦难,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
有些家长也会有意无意地跟孩子诉说工作的辛苦,以求得到孩子的安慰,说我多辛苦你应该要怎么样怎么样,诸如好好学习等等,或者有意无意地说另一半的不好,以博取孩子的同情,跟孩子诉苦,他们都把孩子当成了朋友,当成倾诉对象,而其实,孩子不应该承受这些,不应该是你感情的垃圾桶,他只是一个孩子。请让他安静地当一个孩子吧,他不是你的朋友,他理解不了你工作的辛苦,理解不了大人的感情, 不要人为拔高他成为你的朋友。
记得以前就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小女孩爸爸喜欢喝酒,喝醉了晚上回家,她妈妈就会劈头盖脸地骂爸爸,而她却每次都准备好热毛巾,给爸爸擦脸,扶他回卧室休息。这些,是对孩子深层的伤害。
其实,也就是一句话:父母,跟还是是有边界的。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请让他安静地当一个孩子吧!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豆妈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