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个邻居,很懒,春天播种后,开始坐等秋天收获。
从春到夏再到秋,庄稼地里很难再见到他的身影,别人家忙着拔草、除虫、施肥的时候,他整天坐在墙根晒太阳。
每年的秋天,他看着别人家金黄的稻田,灰溜溜的快步走远,走进他那一块块,杂草和稻穗分不清谁是主次的田里,收获他的秋天。
老家人喜欢把这种只管种,不管打理的方式叫“盲收”。
其实,养育孩子和种庄稼是一样的道理,不经过漫长精心的呵护和照顾,到头来也只能靠天盲收。
有的人,一直能像我的邻居一样,晒着太阳,喝着茶,悠闲的享受没有孩子干扰的生活,至于盲收后的结果听天由命,不做他想;
最怕的一种人,小苗稚嫩需要呵护的时候,放养不管不问,眼看着基本成型,才开始着急,叫嚷着: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我的孩子这样?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弥补。
春华秋实,四季轮回。
成长的时机一旦错过,再想弥补,要看看孩子是不是买你的账。
朋友的外甥女,大学二年级。
小时候一直跟着外婆长大,爸爸妈妈在外地做生意,一年也见不了几面,直到初中回到父母身边,高中开始住校。
大学后,和父母、同寝室的人,基本零交流,但和外婆感情最好。
在家里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弄得父母小心翼翼,不敢多说,可又担心女孩,如此封闭自己,会换上心理疾病。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长大了的留守儿童,不知道怎样面对父母,面对人际关系,只能用她的愤怒,表达内心对情感的需求和抗拒。
成长中,她有什么心事,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做父母的几乎一无所知。
生活的距离,一定程度上切断了父母子女情感的纽带,“你是我生物学上的父母,并不是我心里的父母。”
外婆在女孩小的时候,担任了她的养育人,在心理和情感上更倾向于外婆,所以长大后也和外婆最亲。
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是儿童个性发展的条件。缺乏这种依恋,儿童就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将产生精神猥琐的现象,这种痕迹可以保留终身。
外婆抚养了童年时期的女孩,外婆就是她的依恋安全岛。
可是,随着她长大、读书,不得不离开她的安全岛,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失去了依恋安全岛,对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尽管父母很想介入,但孩子一时很难重建对陌生父母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依恋。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依恋,是双向的情感联结,是积极的亲子交往的产物。
没有陪伴,就没有交往,没有交往何谈依恋?
也许小时候也曾出现过对父母的突然离开,痛不欲生的情况,但当她发现,她根本无力改变父母的来去时,开始慢慢习惯甚至麻木,变得漠不关心、不在乎,不会欣喜也不会紧张。
长大后,当父母尝试着和她修复疏远的亲子关系时,孩子一时很难接受,即便在后来和父母的共同生活中,产生过依恋的需求,但她依然忘不了小时候的“被遗弃”的创伤,所以才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既想和父母接触,又很反抗的态度,当父母想要亲近她,关心她时,才会生气的拒绝,甚至推开。
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父母不管,祖父母抚养,有爱无力的孩子,像浮萍一样,过着飘摇的生活。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过得更艰难。
这类孩子一般比较敏感,遇到问题更容易冲动,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差,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很难受欢迎;
这类孩子长大后,组成家庭,更容易复制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更不容易获得幸福。
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祖父母就是他们的养育人,从小带大了他们,教给他们人生的很多第一次。
这类孩子也会有着不错的童年,也会和祖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可是,祖父母往往年龄大了,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就会相继离世。孩子突然失去多年来建立的依恋安全岛,会备受打击。很多成人,即便多年过去,一提到抚养他长大的祖父母过世,依然不能释怀。
一些做父母的看到孩子对祖父母的感情如此之深,不免吃醋:孩子和自己的关系,竟然还不敌和祖父母的关系亲!
那要先问问自己:和孩子的互动多不多?
即便你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养育,
可你一天到晚只顾埋头工作,回到家也只是一味的玩游戏,刷微信,对孩子的关注,全屏心血来潮。
这样的养育方式,和孩子这样的互动,还想让孩子和你亲,你也想太多了吧?
孩子是成人的一面镜子,你对孩子好,孩子也会对你笑。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情商高、智商高,身体好,性情好……
作为孩子,也期待自己的父母:多陪伴自己,多和自己玩耍,多理解自己,多给自由……
父母对孩子有所期待,孩子对父母同样有期待,
不想让自己的期待落空,当父母的就要应时应景,对自己的种子,除草、施肥、浇水,给予阳光……一个都不能少;
不想让孩子的期待落空,当父母的就要全身心投入,给予爱和陪伴,为孩子构筑一座坚实的依恋安全岛。
如此,方可: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