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观感是怎样的,我是一直比较排斥传统文化的,其实也没有具体思考过传统文化到底包含些什么,觉得就是一些老思想,老传统。加之我与姐姐同住,姐姐的上司是坚定的传统文化信奉者和发扬者,经常会给她一些书和光盘,而姐姐呢听得多了,也就会时不时在家宣扬一些这方面理论,还会播放录制的光盘,说某某大企业家因为孝顺父母才把企业做得特别大;某某人以前非常不孝,得了绝症后开始孝顺父母,为父母做饭洗脚,冬保暖夏纳凉,N年后他的病居然奇迹般的好了……我听到这些后对传统文化更加反感,觉得它片面宣扬了“孝”文化,有时还是被过度解读的“愚孝”,而我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怎能被这些老理论荼毒,我要活出自己的个性和风采。所以我一直是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的。
最近由于要给低年级的学生讲《增广贤文》,备课的时候就顺便把其他几本古代儿童的启蒙书也一起读了,其中就包括《弟子规》。看完后带给我很大震撼。
我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互动百科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复、酒令、歇后语、成语、传统节日等。”很显然,物质、行为和制度化的传统文化大部分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不会明显将其区分为传统文化或现代文化,比如诗词歌赋、成语、节日等。而少部分我们接触不多的如民族戏曲、曲艺、国画等更不会去刻意区分。我们都能接触到的并且容易产生抵制情绪的是传统的精神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因为这些观念会在与我们祖辈、父辈和其他亲人朋友的接触中明显感知到。我素来抵触的也正是这类精神文化观念。
《弟子规》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它让我看到传统文化观念的精髓,也让我明白我反感的其实是大众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过分夸大和顽固守旧。如果直接读原文再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做符合现代现实环境的解读,它仍旧是最优秀的儿童启蒙读物。
做人需要学习很多道理和规矩,《弟子规》开篇即告诉了我们学习的先后顺序: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谨慎做事,诚恳守信;再次是要对社会大众有着广泛的爱心,并且亲近有品德、有仁爱之心的人;最后如果有余力,就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整本书的结构就像一个金字塔,顶层是指导思想,底层是一个个具体的行为规范。“孝悌谨信仁爱学文”每个层次说得都非常清楚,几乎涉及到学习、生活、社交的方方面面。这个自上而下的顺序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幼儿教育中已经很大程度上缺失了这种层级感,导致孩子的行为出现混乱和偏差。
首先,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先后次序颠倒了。自从孩子出生,大部分家庭就会面临很大的知识性教育焦虑,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从两岁就开始知识教育。孩子的知识教育开始得早,且持续时间长,一般要持续到大学毕业。而在这长长的十几年时间里,知识教育似乎是孩子生活的全部,很多家长的口头禅是:“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做。”好像学习好了,其他所有生活技能和社交技能都能一并自动获得。
这种教育方式一是导致了教育的本末倒置,人首先是社会动物,他应该首先知道自己应具有哪些品质,如何与自己相处,应该用怎样的态度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处,其次才是如何在社会中生存。而我们目前的知识教育,其目的,大多指向的只是求生存问题。
二是只有知识性/技能性教育是系统性教育,而其他方面的教育如“孝悌谨信仁爱”并不成系统,只是一些零散行为规范的指导。一般家长想起来什么就教育什么,或是在孩子出现相应的问题时才会做指导。有些方面的教育甚至是缺失的,因为家长并不知道还应该在哪些方面给与指导教育。比如父母不应该认为孩子天生知道怎样与父母和他人相处,父母应该告诉他要尊重父母、要友爱他人,并告诉他哪些行为属于尊重,哪些行为是友爱的行为,这样孩子行事才有依据。
我们以为我们的教育很完善,回头想想也许只是知识性教育方面的完善,而先辈们早已总结出一套真正完善的教育子女的体系,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希望父母们能将《弟子规》纳入到孩子的启蒙教育书目中,它真的,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