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之前说到,要破解残碑记录的是谁的生平,就必须找到同时参加过这两场(处)战争的人。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这两场战争是哪两场,而且两场战争相隔的时间不应太长。纵观历史(过程省略不述),在时间、地点上比较契合的,应该是:
首句“……从此破辰沅入贵竹……”:清军征讨吴三桂;
次句“……海坛破之进及湄州……”:清军征讨郑经(郑成功的儿子)。
锁定了地点和时间,一个人“浮出了水面”——万正色。
万正色(1637年——1691年),字惟高,一字中庵,福建晋江人,清朝初年著名将领。
查阅历史可知:
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万正色跟从西安将军瓦尔喀征讨四川。达到保宁府时,清军遭叛军围困于蟠龙山,粮道断绝三十余日,士兵饥困不堪。一日,万正色手持大刀,一马当先,手刃敌军猛将十余员,冲出重围,到达陕西汉中府。
随后,万正色升任山西平陆卫。不久,万正色奉命平定兴安府兵变,受到康熙帝的召见和嘉奖,升任岳州水师总兵。
当时吴三桂重兵据守岳州,康熙十七年(1678年),万正色到岳州上任后,率领游击唐善等人与叛军大战芦席口,烧毁叛军的船队,击杀叛将张炳、赵有库等人。
同年八月,吴三桂在衡州(治今湖南省衡阳县)去世,他的儿子吴应麒与杜辉、江义等人退守岳州。万正色使用“离间计”,亲写十四封书信,派遣千总魏士曾将这些书信分别送给杜辉、江义等人,魏士曾遭其所杀。吴应麒怀疑这些部将私通清军,就把杜辉等十三名部将杀掉。叛军内讧,元气大损,叛将陈华、李超、王度冲等人出城投降,吴应麒弃城投奔长沙,万正色于是收复岳州。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万正色任左都督。当时台湾延平郡王郑经(郑成功之子)占据金门、厦门,与清军隔海对峙。万正色调任福建水师总兵,继而升任水师提督。
康熙十九年(1680年)正月,万正色征讨海坛,分设六队作为前锋,自己统率巨型战船作为后继,并派轻型战船绕到左右两旁,合力进攻郑军,发炮击沉郑军战船,溺水淹死的有三千多人,于是夺取海坛。郑军将领朱天贵逃跑,万正色追击至平海湾(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朱天贵逃到崇武,万正色袭击并大败朱天贵。然后与将军拉哈达、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福建提督杨捷会合夺取厦门,朱天贵投降清朝,郑经逃回台湾。
考证至此,只能说此残碑有很大的可能记载的人是万正色。但仅凭万正色的生平与碑文所记吻合,便确定此碑所记是他,显然证据不足。也许还有另外的人,生平事迹与万正色相似,或者跟随万正色出征?
这时就用到另外一个重要的线索:残碑的发现地点——城东南埔村。
查了一下,果然有收获:
1、万正色的母亲魏氏,南埔村人。
2、万正色的表弟魏士曾,南埔村人。明末清初,就学于何乔远的学生——城东魏尚公开办的清源“仙家室私塾”。魏士曾学成后,便随姑表兄弟万正色之后,投笔从军。康熙十七年(1678年),为了使万正色的离间计成功,魏士曾亲入吴三桂之子吴应麟营中,惨遭杀害。万正色用重金购得表弟尸首,亲临葬所哭祭,并上疏朝廷为其请恤,朝廷准其荫一子,赠为“千总”。
虽然一开始不能完全确定残碑原立位置即南埔村,但通过前文的时间、人物互证,基本可以肯定,此碑必然与万正色有关。
故通过考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此碑若为万正色母亲魏氏所立,确有可能详述其子生平。
2、魏士曾死于康熙十七年,万正色攻打海坛的时间为康熙十九年,魏士曾并没有参与。且通过碑文句子的前后顺序判断,碑文所记之人应先参与了征讨吴三桂,后参与了征讨郑经,与魏士曾生平不符。因此此碑魏士曾所立的可能性较小。
3、万正色,城东镇浔美村人,浔美村距离南浦村2公里。村民从浔美村寻得此残碑石材,搬到南埔村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4、综上所述,本人更倾向于此碑是南埔村用于纪念万正色母亲所立。正所谓,母凭子贵。
历史往往让人难以找到最终的答案,但探索的过程,却能带来不少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