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拾忆|过小年祭灶和灶糖那些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清乾隆年间,英刘村手工灶糖业兴起。每年隆冬,几十家灶糖作坊红红火火,赶着祭灶春节的来临。”

这是我们洧川英刘村村志上的一段话。

我的老家英刘村,紧靠旧时洧川县县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熬糖稀、做灶糖的“专业村’。每到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附近十里八村都来我们村买灶糖过“祭灶”。

记得小时候,年关将近,在村小学的西边拐角处灶糖作坊里,总看见一些大人腊月天光着膀子、穿着大裤衩在敞着门的作坊里干活,腾腾白色热蒸气从作坊里拥出来,像一个做饭的大“灶房”。

门口总是停满了来进货的拉车或自行车,有的装满了货兴高采烈的拉车回去,有的在门外着急徘徊:张村的几个兄弟交好了定钱,急着要东西!

不时有两个人光着膀子抬出几根刚拔成的长长灶糖条,像抬着几根长绳子往灶糖屋外放,看得缩着脖子流着鼻涕的我们起鸡皮疙瘩,那得有多冷!

后来,天冷极了的时候,我们几个偷偷钻进灶糖屋,缩在墙角不碍事的地方暖和,四十多度的温度把穿着棉衣我们蒸得大汗淋漓。

蹲了一会儿,不得不叫苦不迭跑出去,屋外冰天雪地、天寒地冻,那感觉,真像三伏天一头扎进了大冰箱里,真叫一个爽!

有时候我们蹲灶屋除了暖和,也会好奇的看,看多了就了解了做灶糖的流程,要说这做灶糖的学问,可是深了去了。

首先得先蒸米饭:先把小米(后来玉米大量种植,就变成了玉米糁。)碾好淘干净了, 放在大铁锅里蒸成米饭。然后再把蒸熟的米饭盛到一个小口大肚子的大沙缸里,沙缸的缸底有很多孔,方便糖往下漏。

沙缸缸底外部还要垫上一个苇子编的“缸底儿”那时候我们村熬糖稀的非常多,父亲整天忙完地里活就编缸底儿。

沙缸下面还套着一个埋在地上的“地缸”,糖水就是要滤到地缸里。

沙缸里放好小米饭,加入提前泡透用石碾碾成泥的大麦芽,两者在一起仔细搅了,用大麦芽给小米糖化,这样小米的糖分就会被提取出来,通过沙缸底的缝隙渗透到地缸里。

接着是就是熬糖稀了:把地缸里的糖水舀到一个大铁锅里,劈柴大火猛烧,大锅里糖水一直滚,把水分蒸发的成泥状了,就开始拿搅棒搅,直到搅得搅不动了,就该下一道工序。

铲糖:铲糖是最下力气的活儿,父亲说再大力气,没人能铲下一锅糖。

铲糖的人两手拿起一个木板做的大铲子,在大铁锅里炒菜似的用力铲,铲慢了糖就糊了,灶炉里火不能停,糖又黏又稠,几铲子下去,光着的膀子上滚满了汗珠子,铲得实在铲不动了才把火停下。

下一步就是拔糖:一人手里粘上白面,拿起一块铲好的糖,另外一个人拉起一端用力往后拔,低头朝糖头用力吹一口气,像拉烩面一样,糖越拉越长,折回来再拉,那股儿气就顺着手捋的劲儿一直走到头,所以灶糖中间总是会有孔。

最后糖拔好了,两个人抬到灶糖屋外面的长桌上凉,放下后迅速拿出一个薄木板做的“切刀”,把糖切成我们看到的灶糖长短,两头剩下的糖头儿,又收回去重新回炉再拔。

本来软软的灶糖,一受寒,很快就会变硬,就成了我们现在吃的又酥又甜的灶糖,只不过,那时候的灶糖因为生活条件的原因都没有粘芝麻,但已经甜醉了无数个幸福的吃糖者!

母亲也总是批了灶糖带到别的村去卖,在自行车后座两侧固定好了两个荆条篓,篓里放满了灶糖,带上托盘秤,洋布手巾一盖,就可以出发了。

“卖灶糖了——”一声叫卖,村里慌着过年的小孩都咬着指头出来了,眼巴巴望着母亲的灶糖车,母亲总会拿出一根掰一截让他们尝尝鲜。

到了腊月二十三,母亲早早把我和弟弟喊回来,说是要“祭灶”了,不能“祭”在别人家。

厨房热气腾腾,父亲拉着风箱把火炉里火烧得正旺,锅里白胖胖的饺子就要出锅,灶台前溜圆的黑色鏊子上,母亲正拿着翻馍劈儿烙馍。

煮好了饺子,母亲小心翼翼给厨房供桌前换上新的“老灶爷”像,谓之“穿新衣”。

在供桌上点上两支拇指粗的红蜡烛,拿起两个烙馍卷两份灶糖,再盛出两碗饺子,一份烙馍和一碗放厨房敬“老灶爷”,另外一份则放堂屋神灵和祖先面前,敬神敬祖先。

腊月二十三,母亲把两屋供桌准备好后,拿出一沓烧纸,让父亲在厨房给老灶爷烧。老辈传下来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惯,因为月宫嫦娥是天上第一美女,灶神是位形容伟岸的男神。所以,取“男女授受不亲”之意,也为了避嫌,就延续到了现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亲带着弟弟一起给老灶爷祭拜、烧纸、磕头,边烧边嘴里念念有词:“保佑全家平平安安、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保佑粮食大获丰收,您老上天多给我们说好话!”

母亲说老灶爷是掌管我们饮食、考察一家善恶、统计我们人数的神仙,是我们的“一家之主”。

每年365天,老灶爷都会仔细的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下来,年二十三时离开人间向玉皇大帝汇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

“所以我们都要多做善事,不做坏事,因为灶神和老天都在一边和上面看着呢!”母亲总是会重点强调,

“点两支蜡烛是为了给老灶爷照路,让老灶爷上天走明光大道,也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明光大道!”

“灶糖黏得很,吃在嘴里又黏又甜,不仅贿赂了老灶爷的心,也粘住了老灶爷的嘴巴,让他没办法开口说坏话!”

“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对于老灶爷上天汇报的事,民间自有民间的方法,家家户户的木板灶画上都印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传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寓意老灶爷上天光汇报好事,那些不太好的事就不要汇报了!

老灶爷在百姓的授意下自然很懂规矩,该说嗯大肆渲染,不该说的绝不多说。由此,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庄稼也都长得颗粒饱满,人民安居乐业。

过上了有吃有喝的安逸生活,很多百姓却滋生了骄奢之风,对老灶爷和诸神不再尊重、对长辈亲人不再孝敬,特别是对粮食大肆浪费,面吃不完就让孩子们揉着玩儿,揉完直接扔掉,饭吃不完扔的、倒的到处都是。

老灶爷看着这样的浪费很是心寒,一怒之下在当年的腊月二十三就启奏玉帝,禀明百姓的骄奢浪费,玉帝派天兵查明情况属实,也是勃然大怒,降旨天下大旱三年,让百姓受尽天灾之苦,饿死无数。

于是,以后百姓对灶神和诸神格外恭敬,对于粮食也分外珍惜,再也不敢揉了面让孩子拿在手里随便玩儿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祭灶吃灶糖,一年更比一年强”。

“祭灶吃灶糖就是要一家人粘在一起,团圆过好。闺女出嫁了,当娘的会把二十三的灶糖放进面缸里,这样灶糖就不会化掉,闺女来了吃娘家灶糖,就能和新婚的婆家人粘在一起,还能和娘家人继续粘连,日子越过越好过,一家人团团圆圆!”

母亲的眼里总是有美好的向往,也总是有暖心的理由让大家的内心越来越柔软。

每年腊月二十三,一家人围在方桌前边吃烙馍卷灶糖边吃饺子,那种温热筋道的烙馍味儿和香甜酥脆的灶糖味儿黏合在一起的感觉,像极了父母不一样的爱和子女欣喜的接受。

而今,我们村民间灶糖技术已经失传,附近几个县也都找不到做灶糖的作坊和工厂,再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种掏大力的过时技术。现代工业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做灶糖速度空前提高,产量迅速扩大,自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小作坊被淘汰。

但村里几百年的做灶糖历史,早已穿越时空转变成一种厚重的民族文化,通过“过小年”的方式完整保存,给后辈留下了敬重、节俭、团结的优秀财富,灶糖屋的热气腾腾和母亲卷好的烙馍灶糖的醇香,永远留存在我最深的记忆里……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家【短文】 家,是因为宗亲关系而牵挂的地方。不管你走多远,心系的永远是那个家,家里的父母、祖辈亲人,从而使你总...
    邓文伟阅读 1,065评论 0 4
  • 你不必做什么 我接受 然后我就处于停滞的状态,讲真,要是没有别的事,我这样不死不活一辈子都可以。所以说有时候活着是...
    蹒跚幸福阅读 241评论 0 0
  • 《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美]John Z. Sonmez 这本书虽是个程序员写的,却甚少讲到各类...
    NellieWu阅读 3,043评论 0 7
  • 嗨,高冷帝。你到底喜不喜欢我啊。 我喜欢你。这句话我也不知道我已经说了几遍了,就只知道确定了我就会义无反顾,当身边...
    原琴子阅读 687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