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情怀,是一种文明的根基,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不同的人文环境,可能会影响到不同的人的性格、生活方式、观念。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弘扬人文精神就越重要。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是因为有人文精神,有独特的精神文化,有无尽的仁慈、无穷的智慧、无穷的胸怀和无穷的能量。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看,弘扬人类正义,实现人类解放,是人类美好精神生活价值的体现。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威胁带来的新形势下,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和世界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的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秉持人文情怀,倡导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以规则为基础、以法治为核心、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给予支持和帮助,取得了积极成效和广泛共识。
1.“文化包容”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文化是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人类最大的智慧结晶之一,蕴含着人类独特的情感和价值观,它是人类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融合、多样、共通、包容发展的历史。当今世界,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背景下,坚持文化的独立和自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更为简单来说,我们要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对待不同文化时,必须秉持平等、谦虚、包容的态度,使人类文明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向前发展。
2.“文化包容”不应成为“零和博弈”的价值选择。
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都在为全球治理的不断完善而努力,甚至不惜采取“零和博弈”的方式对抗所谓“新自由主义”等国际秩序。然而,全球化带来各国发展繁荣的同时,人们所面对的社会冲突与风险也日趋明显。面对世界各国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和考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却打着“文化交流”“经济互补”等旗号,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动全球化进程。同时,一些国家不尊重不同国家文化价值传统和道德规范并试图对不同国家实行双重标准,以在处理国际关系中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对其他国家实行敌视甚至霸权主义态度,进一步加剧了世界上不同文明间的冲突状态。由此给人以“零和博弈”式的印象,也使人类陷入一个严重恶性循环之中。
3.在全球治理中要秉持“文化包容”的人文情怀。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血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人文情怀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对待世界的态度与方式。一个民族或国家对世界的态度是其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心理倾向、精神寄托和情感依托等,是他们对于自己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对自己思想体系和文化生活方式、对自己宗教信仰、对自己精神家园(信仰)所赋予的理解与态度;是他们对于自己宗教信仰、道德情操和文化传统所具有的认同方式。人文情怀是一种精神力量,让人们在为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征程中,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人文情怀是一种人文态度让人们积极而广泛地投身于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等各种社会行为之中。对于这些人文素养,就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人类整体观重要内容,是衡量现代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重要标志。历史地看这一点并非无的放矢。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实现人类整体利益、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得到了体现,并越来越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相反如果这种追求或利益得不到尊重和实现的话,人类整体利益、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将会受到损害。
历史表明,每一种文明都会从其他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文明。当不同文明能够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时,我们才能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汲取营养,绘就更加灿烂的文明图谱。费孝通先生在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智慧和文明理念。这是一种高瞻远瞩,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一种“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情怀。
(尹顺民于曼谷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