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除了钱,还有一样东西是很多人缺失的,那就是心理营养。
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被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抚养长大,也没有导师级别的父母进行引导,所以多多少少会缺失一些心理营养。
在我们成年后,很多行为模式的本质,就是在寻找缺失的那部分心理营养。
比如有些人不化妆就不敢出门,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说明他们缺失的比较多的心理营养是肯定、欣赏、赞美;
有些人总是试图去掌控别人,掌控伴侣、孩子、朋友,说明他们缺失的比较多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
而有些人总是喜欢试探伴侣的底线,喜欢问“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这样无聊的问题,那就是缺乏无条件的接纳……
最近我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日常绝大多数不成功的沟通,都来源于在向对方索取心理营养。
就我自己的一个案例来说,我平时有什么感悟,喜欢对我妈说,一边说一边把原本模糊的思路理清。
但是往往很多时候,我和我妈的思维不在一条线上,或许她说到了另一个问题,或者她并不赞同我的思路,我就会变得非常烦躁,容易和她发生争执。
后来我觉察到,我对我妈阐述思路的过程,其本质是在向她索取心理营养,希望得到她的认同、赞赏,一旦她的反应和我预期的不一样,我就容易产生情绪。
而我和我爸的沟通就非常顺畅,非常舒服。我一度以为那是因为我和我爸比较知心,比较相似。
但是自从觉察到了我和我妈沟通矛盾的本质后,我忧伤地发现,原来我和我爸沟通的本质,只是我爸恰好给予了我需要的心理营养罢了。一旦我爸哪天给不到我需要的心理营养,我也会产生不被理解的情绪波动。
由此及彼,我发现在我和其他人的沟通中也是这样:如果对方恰好给到我需要的心理营养,我就会产生被理解的喜悦;如果对方给不到,我就会产生不被理解的悲哀——总而言之,因为要索取,所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寄托在了别人身上。
我们说,一切痛苦,都是为了使人由外求变为内求。换句话说,痛苦的根源,来源于外求。因为外部世界是不由我们掌控的,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
如果你要和别人倾诉,就要做好被伤害的准备,因为你不知道在自己说完之后,能不能得到预期的心理营养。唯一避免这种伤害的方法,就是放弃向外索取。
放弃向外索取,那我们缺失的心理营养怎么办?我们有倾诉欲望怎么办?
我采取的做法是:写日记。
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日记相当于另一个自己,当你还学不会直接与自己对话的时候,先在日记里写下你本来想对别人说的话、你的情绪、你的高兴或不高兴。日记是忠实的,它不会出卖你;日记不会说话,所以不会对你表达不同意见,它对你相当于是在无条件的接纳。
每当我在日记里把想说的话说完,或者把想发泄的情绪表达完后,发现自己的倾诉欲减少甚至消失了,情绪也缓解,不那么强烈了。
甚至可以在叙述完事情和情绪之后,在下面加一段你希望获得的回应,就好像另外一个完全懂你、无条件接纳你的人在与你对话。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发现自己对外求的执着正在慢慢减少,当我感觉自己缺少某种心理营养时,就会在日记里和自己说说话,为自己打打气,然后重新平和地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宇宙的能量是守恒的,当你对外在的索取减少时,恰恰表明你的内心开始丰盈,这个时候我们要会给予。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写到过,当你索取时,代表内在是匮乏的,越索取,越匮乏;当你给予时,代表你的内在是丰盈的,因为只有拥有的人,才能给得出,那么就会越给予越丰盈。
前面我们说过,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缺乏心理营养,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你可以给到别人他们所需要的心理营养;而糟糕的人际关系,则是源于你向别人在索取。
有索取,就会有期待,接着产生失望,最后变为情绪波动。
给每个人的心理营养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给到的是对方已经有的那部分,是不会产生任何效果的,只有当对方饿了给馒头,当对方冷了给棉被,予其所需才有效。
如何判断与你交往的人需要什么心理营养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上,回答之前想一想,如果我是他,我说这番话、做这番事,我是为了索取什么?
比如有个人向你阐述他的观点,十有八九只是为了获得你的肯定和崇拜,而并不想听你那些良药苦口的忠告和建议。
每当我将自己调整为给予的状态时,我都能感受到内心变得平静和喜悦,而没有索取状态时那种焦虑和烦躁。
当你不断给予时,你的内心的力量不仅不会变少,还会更加丰盈。因为你是给予,没有索取,就没有期待。
当你给予了,别人满足了他的那部分心理营养,反过来给予你的时候,你不会有索取心态时那种理所当然,相反,会有不断的惊喜产生。
不自觉地,我们就会变得感恩。
文/双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