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每天在为做不完的工作而苦恼?
为学不完的课程而焦虑?
为看不完的书单而郁闷?
都说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但是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各种工作和学习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就拿学习和成长来说吧。
别人说那本书不错,自己连目录都没看,就火急火燎地下了单;这本还没看完,别人又说那本书很实用,一看书名,好像是自己需要的,又哼哧哼哧地买了。看了一半的书搁下了,转而去看另外一本,看了个开头,才发现自己根本看不下去。就像猴子掰玉米,掰了这个,丢了那个,完全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读书系统,完全跟着别人跑。
现在很流行思维导图,看到别人画得那么好,也暗暗地下决心说:我也要学。赶紧在网上买课程、买书,听了一堂课,就兴致勃勃地开始画,怎么就画不好呢?原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学啊。貌似自己平时能用上的时候也不多,要不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去学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看到罗振宇老师说: “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是怎么构成的?两个能力,一是写作,二是演讲,这都是让你出一份力,然后能够大规模地复制你影响力的方法。”然后就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学演讲。搜课程、报班、买书一气呵成,瞬间被自己的行动力征服了。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坚持下去了吗?并没有。
一边为自己买了这么多的书和这么多的课而深深自豪,一边又感慨于自己成长太少,进步太慢。还时不时地发几句牢骚,不是说“越努力,越幸运”吗?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没得到好运气?
其实自己只是看起来很忙,实际不是忙,而是茫然。不知道具体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所以只能什么都做。
看到别人那么牛,也只有羡慕的份儿。但是牛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牛人,首先在于他们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次他们也绝对在不知不觉中践行了“一万小时定律”,才终有所成。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作家格拉德威尔如是说。
人家猫叔为了练好演讲,每天录制演讲视频,录制了上千个;为了让自己说话更幽默,听《老罗语录》听了上百遍;为了让自己的文字轻松诙谐,听《明朝那些事儿》某些片段,听了好几百遍;看到一本书比较好,至少要看十遍以上。
所以,猫叔才成为了我们崇拜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才成为了我们不能企及的牛人。
贪多嚼不烂,不要只满足于买了多少堂课,囤了多少本书,而要看自己收获了多少,得到了多少。
忙,也一定要为目标而忙,一定要为修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忙。找到自己今年最想修炼的硬本领,持续地去做,去践行吧,先做它个100小时,相信一定会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