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暴雨如注,辗转在床上的我很纠结,昨天刚收到网友阿毛的QQ通知,邀请我周六上午9点参加励志作家文学创作交流座谈会。
然而,天公并不作美,一直到八点钟,依然是大雨倾盆,不知该去还是不去。懂我的先生,主动提出开车送我去,这才匆忙出门。
雨一直很大,到达图书馆时已接近九点,心想这么大的雨说不定没多少人参加,谁知走进会议室时,会场几乎坐满了人。
不过,令我有些纳闷儿的是,来参会的竟然有一些残疾人,还有一些看似“并不文学”的人。
和几个熟识的人打过招呼,便找了个位置坐下,9点半会议准时召开,主席台就座的是励志作家丁华德和曾海波,还有文联张主席,由文体局刘局长主持。
会议主题,说是励志作家文学创作交流会,其实也算是两位励志作家的新书发布会。
会议的议程有六项:
第一项由丁华德老人讲述创作《朝霞满天》的艰辛过程;
第二项是励志作家曾宪波先生发言;
接下来是原文联主席吴道本老先生对长篇反腐小说《朝霞满天》点评;
第四项是由省作协会员姚冰霞、张艳霞、毛洪波对两位励志作家的作品进行精彩点评;
第五项邀请到云梦电视台吴台长为大家现场朗诵曾海波的诗歌《我爱你,中国》;
最后由文联主席张赤平做总结发言。
整场会议充实而紧奏,刘局的主持更是雅词金句随手拈来,过度衔接自然无痕,11点左右会议结束。
期间黄河老师一直扛着摄像头忙前忙后,为这次盛会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说实话,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文学交流座谈会,给了我很多感慨,也刷新我的一些认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两位励志作家给我震撼。
虽然人至中年,但因为自己生活圈子狭窄,人生之路比较平淡,所以我的认知里还是有许多天真的成分,以为“文学”应该是阳春白雪,风花雪月的贵族姿态。
所以当我初入会场时,看见那么多“非文学”样子的人,心中很是纳闷:
难道写作的人,会是如此不修边幅,穷困潦倒么?
如此高大上的文学爱好者,竟然还有残疾人么?
还有,原来文学爱好,是不分年龄的啊!
特别是仔细聆听那两位励志作家,讲述他们的创作史:
年近耄耋的丁华德老人,带着病体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用他不太灵巧的手借用手写板一笔一画,将文字录入电脑,创作出版60万多字的长篇著作《朝霞满天》。
以一己之力,鞭挞贪腐,弘扬正气,宣传正能量。其意之坚,其情之切,其心之诚,莫不叫人仰望叹服!
今年52岁的励志作家曾海波,一生经历坎坷,正值壮年又遭中风偏瘫。
然而过尽千帆的他,内心没有阴霾,更没有向命运低头。
尽管身居陋室,行动不便,但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情怀,全心投入文学创作,几年来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等400余篇。
并于2016年在县残联的支助下,出版了散文集《激活春天的按钮》,被家乡人骄傲地尊称为当代张海迪、史铁生!
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如此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怎会想到就在身边上演!
曾几何时,自以为活得勤奋昂扬,每天和时间赛跑,尽可能不让自己的生命虚度浪费,也曾自律努力到自己感动自己。
每天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有规律的读书、写作、健身以及陪伴家人,以为如此不苟且的生活状态,该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可如今对比看来,自己真乃井底之蛙,不过天真可笑罢了!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曾最以为傲的是近三年来自己笔耕不辍的勤奋。
何曾料到,与丁华德、曾海波两位作家艰辛的创作经历比较起来,哪里能同日而语呢!
丁华德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的勤奋执著,曾海波先生克难奋进全心投入的忘我,都是我不敢望其项背的啊!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红极一时的农民作家范雨素说过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人如果感受不到生活的满足和幸福,那就是小说看得太少了。也许,真的是我读书太少了!
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恭听,叫我如何能想象得出一位有病在身的古稀老人会坚持十余年之久,靠手写三易其稿,完成60多万字的鸿篇巨著,并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让它面世的决心和其间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
借我足够的好奇心,我也无法想象一位连一日三餐都无法保障的残疾作家,是如何超脱物质的困顿,而直接飞跃至精神的富足?
可事实,就在眼前!矍铄的老人,谦和作家,鲜活的生命近在咫尺,励志的榜样就在身边,怎不叫人仰望、催人奋进呢!
看来要“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还需在生命里努力积攒“足够多的云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