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类的好书 通常都会给出很多结构化框架,这本书也不例外。关键在于学会重复运用和迁移。
只有能够分析问题,才能够合理解决问题,那么对于问题的定义就非常关键了,作者把问题定义为现状与期望值的落差,分为潜在问题,未来问题,和现有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决定何时解决,等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我想就这个话题延伸一下我的思考。
首先都应该对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定义,这个定义决定了思考的方向。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问题的审题都不能清晰,更不要说回答问题了。当然了很多时候问题很难被定义。比如你问用户,你喜欢什么内容啊?用户就蒙蔽了,很难回答出来需要什么了,但是你说你不需要什么啊?对方就可以回答你了,你就可以从中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还有就是你可以做一个测试,比如你发的哪些文章比较受欢迎,从而你就可以知道方向了。
解决问题可以用金字塔原理去做,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上到下分析或者从上到下分析。
我们常常忽视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我们遇到的问题表面上好像是问题,但实际上也许并不能称之为问题。比如我要解决出行的问题,那我坐地铁、打的、自行车等等出行方式。我们未必要买车,如果自己把买车作为自己的问题的话,反而更容易忽视了深层次的问题。
我在看到小桃姐给猫饭团投稿中看到,跟我后面的拆解很相似。以下举例子说明:
fantuan.guokr.net/topics/19
其实还是三步走战略:定框架→找人问→输出反馈
①这应该是最有效率的方法,首先框架定下后,碎片化学习就会变的有效率,因为不管是碎片化时间还是碎片化内容都可以按照难度等级、方向分门别类,有目的的建立知识体系。
比如我销售技能培养就分为谈判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快速应变能力、演讲能力。我只需要分解掉一层层来有针对性学习、提高。
如果你是一个医生,那肯定跟我方向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是不一样的。
其实建立框架的过程,其实也是从源头来,也就是从why的角度来看,比如说到熬夜,你就要琢磨为什么人要熬夜呢?
那么你可能就会想大概是三种原因:工作型熬夜、社交型熬夜、玩的开心式熬夜。
那么主动加大工作量、工作做不完,拖拉工作导致不得不熬夜做完都属于工作型熬夜。社交型熬夜可以说是陪客户、爱人、老友等等主动或者被动的熬夜。那么玩的开心式爽式熬夜就属于白天工作不开心了,晚上放松下感觉不过瘾又继续熬夜玩耍等等情况。这三种熬夜方式肯定有轻重之分,比如我熬夜到一点和熬夜到三点肯定不一样,熬夜到三点和熬夜到清晨六七点又不一样。有了框架以后就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②找人问,说的是找高人问,是最迅速、效率的方式,自己琢磨太慢,但说白了还得学会提问来补充细节,这个还是根据自己的目的来提问每个人的需要都不同。还以熬夜为例:
熬夜会伤身体这个关键词,比如我作为关心自己身体的人可能就会问如果必须要熬夜,我做什么、吃什么才能让身体的损害降到最低呢?
比如我如果作为心理学爱好者,还可以问第三种熬夜方式都反映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是不是可以说他们的理财日更能力不行?更容易买到很多不需要的东西,需要断舍离?
不断的深入,才可以让知识体系深耕发芽,才有可能厚积薄发。
③输出,其实就分为三点:写是更好的记录,教是更好的学、找人讨论。通过教别人或者分享给别人让别人能够看懂听懂、与别人观点的碰撞,本身就是重构和输出的过程,进一步扫清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