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八月共读】读后感之二:
“带着镣铐,也要跳舞”
二、几分无奈,几点感触
八月共读还有两篇选读材料。读完,似乎隐隐感受到了李教授将三篇文章放在一起的良苦用心了;也似乎有些触摸到戚博士和李教授这样的专业研究学者对社会教育问题的观察视角以及思考方式:发现真问题,同时也会给出一些破局性新思路乃至于直接行动引领。
再一篇篇分开说说自己的感受。
第二篇《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读完我心里生出的则是更多无奈。我有过与乡村教师群体的互动和交流。我确实看到了很多乡村老师的职业倦怠,以及对现世的不满。工资收入低,家庭负担重,尤其在乡村生活的人们似乎更喜欢攀比,还有浓厚的礼尚往来。外界的过于“攀比”式社会应酬让教师不能固守一方“象牙塔”安心从教。
拼命出逃,去寻求环境的改变。文章中也反馈出出逃后部分老师选择了提升个人专业能力以立足,也有给自己提供了赚取“外快”的可能(对于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这是外人看见的显性结果,但是否真的就是这些调到好的环境中所有老师的本义追求呢?是值得再次追问的)。
乡村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职业倦怠,有环境和经济因素。从我个人经历中,我还有另外一点不同的认识就是如何让乡村教师看到专业发展的希望,以及因为专业发展而带来的职业幸福?这其实也与当地制度有关系。假如始终是努力与不努力一个样,假如教师职业就是一个养家糊口的饭碗,无法激发出教师自身职业创造力的话,自然就会导致没有兴趣深入钻研享受职业幸福感,导致倦怠自是必然。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同样需要社会对乡村教育振兴,到底从哪里开始?一方面在看到教师职业倦怠的同时,我们也要去深入考察乡村教育机制,那些处在引领教师发展的部门相关人员和组织架构是否也有值得更新的地方……给乡村教师(班主任)打开一扇天窗,让他们能够得以看到真正的教育的模样,同时又能感受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广东省三名工作室珠三角地区的工作室都有对接粤西北地区的点对点安排,比如深圳就直接对接汕头、河源、汕尾三个地区。从三个外市学员参加工作室活动的动态来看,当地的教育生态还需要更加开放和高远一些:比如支持有外出跟岗学习的教师,帮忙解决他们外出学习时班级和教学基本困难,而不是连个基础性报销就很难,甚至无法成行。这实在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同时,对于这些能够对外对接的当地骨干新生力量,当地也要有对应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保证不只是简单的学习,在当地也要有对应的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和生态,可能才会有政策导向的预期效果……
当然,我曾经写过一篇《乡村教师:一个令人敬佩和敬畏的群体》,是我2017年有幸参加了李家成教授所推动的在浙江武义召开的全国乡村教育学术论坛之后的感受。还记得,这篇文章是我在从北京回深圳的高铁卧铺上,借着昏暗的灯光一气呵成的……那份感动是实实在在,至今记忆犹新。
在咱们这个共读群,多位教师亲历了那场会议,相信和我一样都依然记忆犹新。
令我敬佩和敬畏的,真是我看到一群优秀的志存高远的乡村教师,立足岗位做出的专业成就和取得的专业发展。不管外部生态如何,只要有足够的成长内驱力和对教育的使命感,一切皆有可能。
从李教授这些年所关注所帮助的乡村教师团队的蓬勃发展就印证了这一点。这种架起高校-城乡教师互联、互学共学的机制,可能是乡村教师发展和消除倦怠的直达本质的有效探索。
一句话:让乡村教师群体、让乡村教育让更多有识之士所看见,让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努力以及所遭遇的发展瓶颈被看见。就像张桂梅校长的女子高中,当初办学自己一人奔波怎么也看不到希望。直到她作为人大代表在全国人代会上讲述到她的愿望和努力后,马上就迎来了转机。
当前,从国家层面也有城乡对接帮扶,定点帮扶。双方都能不忘初心,各尽所能的话,我想会有更美好的未来的!
三、几分惊喜,几点启发
第三篇文章是《教师发展的自我赋能》,此篇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重审初心,净化自我”“突破自我,迎接新的成长”“利用新兴技术,赋能专业技能”“超越时空,充分利用‘不在一起的共同体”“就地取材,化困境为资源”“行政其实也可以成为一种推动力”。读来同样感受颇深。不论身处何地,其实不只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们,都需要认识到这六点,不忘初心、不断精进,找到自我内心的自洽状态,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是最好学习的时代,努力发现和选择“不在一起的共同体”,保守内存一份纯粹,化困境为资源,变压力为动力。都可以成就自己的专业而幸福的人生。
本文大量案例,很多“主人公”和我都因为在一个学习团队里,而倍感熟悉而亲切。她们的自主发展也是我前行的动力,我也感谢遇见这样一个团队,就像当前我们这个学习小组,我们一起走过了三届,期待还有第四期、第五期……
正如本文作者所言:“无独有偶,不同于以往对教师施加外界影响、被动提升专业技能的做法,新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倡导尊重教师主体自由,强调教师主动的生命体验过程。当然,教师这一主体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戴着镣铐跳舞’。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们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二是我们即使在枷锁中,依然要跳舞。前者是一种外在对我们的客观的结构性限制,后者指涉创新行动以解构结构限制。后者得以实现的前提是,能动者须具备发掘社会系统的规则或属性之洞见以及实践能力。”
——这是一段我读了数遍的话,从这里,我读到了“勇者不惧”的力量感和“智者不惑”的坚毅感!
对于专业成长,我们每个人有很多话要说,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体悟不一样,但有些是共通的。最后,贴出戚博士在文末的这段话作结:
上述分析举例,是笔者对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我赋能路径进行的 “降维”划分,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操作性。为了更好地举一反三,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上述六步路径 “升维”归纳。其中,可以尝试将 “重审初心,净化自我” “突破自我,迎接成长”归并为心理层面的自我赋能;将 “利用新兴技术,赋能专业技能” “超越时空,充分利用 ‘不在一起的共同体’”合并理解为通过技术突破时空局限以寻求共同体对自我专业成长赋能,“就地取材,化困境为资源” “行政其实可以是一种推动力”,则是对常人理解中的障碍进行逆向转化,洞察这种外在的约束性结构中可转化的为我所用的资源。继续 “升维”,则是 “化结构为资源”,通俗地说,就是 “戴着镣铐也要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