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乍暖还寒,感冒总是去了又来,突然,好想夏天。
夏天。
当气温骤然升高,四周的空气失去了流动的活力,偶尔卷起的风只是懒懒地拂过,心里像添了一把火,烧得头晕。
想躲在空调房里逃避灼人的日光,看纳凉恐怖片,甚至扒光自己。可想到夏天的考试毕业、沙滩海边、宵夜啤酒一顿一顿,总有一个理由让你走出房门,面对骄阳。
别急着为匆匆出门没涂防晒霜苦恼,放一勺雪冰在嘴里,振奋一下精神,毕竟完整的夏天里,还有冰品。
最早的消暑冰品叫四果冰,也是最早的挫冰。
一台锉冰机把大块冰锉出冒碗的冰沙,根据口味,挑选不同的蜜饯、干果和时令水果放在细冰上做搭配,淋上一勺糖水,吃的是冰沙带来的冰凉,点缀在上面的“四果”则起着点睛的作用,豆类的绵软,瓜果的爽脆,丰富着单纯吃冰的滋味。
红豆大红豆芋头
绿豆粉园米苔目花生爱芋和鲜草
玉圆馄饨小汤圆清冰糖水牛奶冰
甜的辣的和咸的香的臭的最棒的
怎么搭配随便你保证心情变好的
配料越来越多,在原来基础上,台湾传统小食:芋圆、爱玉冰、仙草也纷纷加入。阿雅的《挫冰进行曲》里面,一口气念叨出的十几种配料都可以不带重样,相比碗里那一层不变的冰,真是多少有点喧兵夺主的味道。
配料上的竞争愈发难出挑,于是一些店家舍弃了原先的清水冰块,在冰上推陈出新。冰块中添加了牛奶及其他配料,经过新一代的刨冰机刨制之后,冰块不再像雪花一般簌簌落下,反而如“棉絮”丝缕层叠,愈来愈绵软的蓬松结构,在口感上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体验。
复古的刨冰和绵绵冰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出现而消失,有着自己的受众群体。对于吃惯了其中一种的人来说,块让夏天变换一种口感吧。
芒果冰,是绵绵冰的再一次突破,起先是永康街上一家叫“冰馆”的夫妻冰品店开发的。台湾盛产芒果,“冰馆”店家就用牛奶和芒果混合做冰,覆盖住堆在盘中心切丁的芒果,上面再点缀一个芒果味的冰淇淋球,一次感受芒果带来的全方位口感经历。
新鲜的体验,选料上的认真,让芒果冰才推出大受欢迎,后续也延伸出草莓、哈密瓜等不同的口味。
但发家之后,冰馆经历了两、三年的波折,一度改名为“永康15”。夫妻离婚,永康街上的老店“冰馆”由妻子继承。先生那边则另起炉灶,改回之前永康街冰館的英文名字Ice Monster,店面设计时尚活泼,曾被CNN 票选为世界前十最好吃的甜點。现在妻子经营的老店已经不在了,而原地址永康街15号,又有新人在上面开了一家连锁冰品店。
大概因为学生更愿意花钱在吃上,很多好吃的食物都盘踞在学校附近。临近台湾大学的台一牛奶大王是当之无愧的老店,做的是传统的刨冰。
沙沙的口感复古的味道,传统的糖水早已被炼乳替代,也会有不同的水果冰,放自家做的小布丁做点缀。芋圆、粉圆、红豆、绿豆、仙草多是店家自己熬煮的,可以点一份八宝冰,将这些配料一样不落地品尝个遍。
前面介绍的主要都在台北,于是高雄的郑奕臣先生特地来推荐他的家乡高雄市的冰品——海之冰。
综合水果冰是海之冰的招牌小吃,夏天这个时候去,芒果、木瓜、西瓜、香蕉、菠萝......当季的水果统统被集中起来。在地理纬度上高雄属于热带地区,所以就算是冬天的时候过去也可以吃冰,只是配料的水果就以草莓为主。
但这还不是海之冰最吸引人的地方。
海之冰在份量上的选择范围之大,从一人份、两人份、三人份......最多可以到20人共吃一份。虽然那么大份量更多是噱头,但和朋友们在码头附近,吹着海风一起吃冰,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