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5
《小渔》有两种文本,严歌苓的小说/张艾嘉导演的影片。
一共十几页纸的文字给扩展成了104分钟的影片,想想就是个不小的变化过程。可是故事的核心并没有变,仍然是在国外的少女小渔和男朋友江伟为了取得绿卡,让小渔和一个老头假结婚的故事。
两者对比,故事、人物、情节、叙事节奏都有变化:
小说的故事比较简练——影片的故事相对丰富;
小说的人物相对简单,人物关系也比较少——影片的主要人物没变,次要人物多了一些;
小说的情节围绕小说的人物开展——影片的情节随着人物的增加也扩展和变化了;
小说叙事节奏比较快——影片相对舒缓。
从细节分析:
1、人物的身份有了一些变化,如:
江伟:由自我但专一的爱情形象变成了自我+出轨的爱情形象。这个变化直接导致影片中小渔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是影片实现新的主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变化。
人往往愿意呆在自己最舒适的地方,只有再也过不去的时候才会动一动,这是人的天性使然、惰性使然。多少原来要做“something”的人被天性埋没,也被天性阻挠,成为了“nobody”?小渔需要这样的推手,让她走出埋头忍受的命运。“天性”绝不是个贬义词,它是个中性词。
马里奥:从一个落魄吝啬的拉小提琴的老头形象变成一个不求上进、赌博闲逛的麻木过气作家形象(一个快乐的死人)。身份的变化让小渔和老头的接触由书开始,实现两人关系连接的不再是流动的音乐而是安静的文字。
这个变化从技术方面来看,也许让拍摄变得更简洁内敛了,整体格调也更加安静从容了;
从主题表达方面看,两人的关系也不再是小渔对老头的单方面影响,不再只是单方施予的怜悯,而是互相让对方有了不一样的成长和变化,形成了互动,因为老头的新形象让他具备了和小渔互动的能力和可能性。
Rita:从一个帮工的底层妇女变成了意识、经济都独立的乐队工作者,同时也是马里奥30年前结婚又因丈夫入狱而去各地演出的“不定时”妻子。
这样的变化让Rita这个人物有了前因后果,两个老人的关系更加浪漫自由,少了一些生活艰辛带来的无奈和苦楚;这个身份变化也让Rita和小渔的矛盾更加激烈化,为矛盾升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主要人物小渔、江伟、老头周边增加了一些次要人物的社会关系,细节的连接变得紧密,故事内容和主题也相应丰富了。
小说和影片人物关系图对比:
故事的主要矛盾还是江伟对小渔和老头的亲近表现出了愤怒、不满和怀疑,以及Rita和小渔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随着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变化,故事情节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题也跟着延展了。比如:
江伟:身边增加了朋友老柴,后面就有了老柴分别6年的老婆孩子来到国外一家团聚的情节,这样的团聚很难说是喜是悲。是苦熬的结束?幸福的开始?似乎都不是,似乎又是新的生活格局下新的艰难生活的开始;
后来增加了莎莎这个角色,也就增加了江伟出轨的情节。在这里爱情成了他们两个人相互依靠取暖的燃料,莎莎隔着门对着小渔依然把两个人的情事说得那么稀松平常。偷偷摸摸的情感里最怕什么都不再掩饰,什么都袒露得明明白白,这不仅意味着神秘的甜蜜的终止,也意味着无畏的无耻的开始。这样的爱情不是东方女性需要继续隐忍的,这让小渔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小渔:身边增加了工友。小渔和工友之间虽不交流但互相关心和理解的细节,点滴间让观众体会到出门在外,孤独的人与人之间不直接表达的互相保护和包容;
而小渔的女工友,某天随着收音机唱着那首过去的歌,听了一会儿你才发现,原来坐在脏乱拥挤的制衣车间里,自己的孩子只能靠在她腿上睡觉的这个女人,就是这首歌的原唱。还用说什么?前一刻的动人和启示后一刻全变成了悲凉。这种悲凉何止是她一个人的,这是一群人的,许多人的。
马里奥:老头的身边增加了朋友Tino,增加了老头马里奥几次让他还钱、他向小渔借钱的情节。老头后期在小渔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而欠他和小渔二十几块钱的朋友也悄悄地变了。谁知道自己会被谁影响了呢,也许明天你就不再是你一直认识的那个人。
所有这些就不再把主题局限于小说表达的移民群体在海外生活的艰辛,而是拓展到了年轻人自我意识的苏醒、老年人重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付诸行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共同提升。
《少女小渔》,从小说到影片,这是个非常大的变化,可是变化多好,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些变化给自己带来的是什么;这种未知多好,因为那里有你不设限的未来。
PS:我最喜欢的细节:
① 老头家里从头响到尾的地板“咯吱咯吱”的声音;
② 配音的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