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樊登的亲子课程,我听了三遍,看了一遍文稿,很受益,结合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课程首先讲到家庭教育三根支柱
1,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被爱,有归属感)
2,价值感
3,终身成长心态
然后就讲到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是自我疗愈。
我也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身边很多从小不爱学习的父母为什么有了孩子后会变本加厉地鞭策他们的孩子用功学习?樊登分析说因为他们现在认为自己过去不爱学习是不对的,不听父母话是不对的,他们想拯救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辙。可是他们并没有真正去弄明白,当年是因为什么自己不爱学习?
当我们成为父母后,是什么总让我们莫名发怒?让我们焦虑与恐惧?冰山之下究竟有什么?
荣格说: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能够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
我记得我孩子小时候有一个阶段很调皮不听话,我把她关在卫生间反省,也训斥过她。有一次她爬在墙角的沙发上冲我喊:“我是不是你亲生的?你从来就没有爱过我!”我吓得一抖,因为我听到的不是我三岁女儿在喊叫,是小时候的我在喊叫……
樊登说首先我们要觉知过往我们的意识运行模式从何而来,也是有些追溯因果的意思吧,追溯因果就像医生询问患者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过去有何病史一样仅供参考,决定之后如何做才是更重要的。
对于过往,我们可以分析,但不必执着。
我幼年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了和父母的分离,这件事我一直记恨了父母很久,一直在等着他们一个正式的歉意。在等待的漫长岁月里,我始终无法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爱恨交织,也塑造了我天生敏感易怒的脾气,总是在伤害与被伤害的人际关系里无法自拔。上了一些心灵课程也比较注重分析原生家庭更坚定了我的被家庭遗弃被忽视不被爱的信念,这样的信念无法让我获得喜悦丰盛的自由人生,事业与家庭都步履维艰。
冰山之下的真相就是我认为不配得到爱不配有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无法接纳自己,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全方位的受害者。
幸运的是我一直没有停止学习,没有停止自救。通过半生的反思,我终于愿意与自己和解,愿意接纳自己。我不再愤世嫉俗,咄咄逼人,不再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计较争论了。我发现世上的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可以允许别人和我们不一样。
樊登给出的行动指南第一步也是接纳自己。不要再批评自己了,不要再总是为自己的犯错而懊恼羞愧。批评自己就是在代替我们的父母继续对自己进行指责,这种模式不停止,我们就会投向孩子(或者其他家人或其他社会关系)
然后是行动,尝试改变。知道再多,不如践行。即便效果不明显,还是在前行。
我曾经满怀抱怨愤怒,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我不快乐,也不让别人快乐。我内心又始终渴望父母的认可,想讨好他们,让他们因我所做而开心骄傲。接着就是讨好任何人,讨好这个世界。然而这世界始终并没有因此高看我让我满意啊!
我太抑郁太焦虑了!
前段时间我在简书写了一篇文章,这算是与自己和解的一个仪式吧。
对于处理父母的关系,樊登有个很重要的观点,让我非常受益。他说:“你要想从父母那儿得到爱,唯一的办法是给他感谢,而不是给他对等的爱。因为父母给你的爱当中有生命,父母把生命给了你,你怎么把生命给他?我们跟父母之间,不能够用交换的态度说,你给我,我给你,而应该发自内心地感谢父母,坦然地接受这份爱,然后,把你的爱给到孩子,这时候爱才能一代一代地传递得下去。”
樊登还说到“父母的爱固然有局限性,但是父母想尽了一切办法让你活下去。他恐惧,他害怕、他担心,所以会犯那样的错误。因此在这个时候,你比他懂得多了一点,你不应该拿这件事来责备他。
有很多孩子说,我原谅父母了,千万不要这样说!当你说,你原谅父母的时候,意味着你根本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爱,你没有感受到父母对你有恩,没有感受到父母对你有爱,你背后没有人支持。一个没有爱的人,还不是到处索取,你怎么会给别人爱呢?这时候你又付出了一次原谅,你的爱又消耗了。所以你跟你的父母之间没有这种被滋养的关系,而是在不断地付出、不断地委屈的关系。状态好的时候还好,状态不好的时候,你就抓狂,你就发脾气。
因此,提高自己感受爱的能力,修复跟自己父母的关系,知道无论你小时候经历过什么,你的父母都是给过你爱的,他如果没有给过你爱,你不会活到今天。有了这份爱,内心的力量升起来了,笃定了,你的这根支柱就建立起来。”
这段说得太好了。
我曾经执着地索要父母的道歉,因为我一直是个索爱的孩子,今天,我释然了。我真诚地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而且久别重复后就一直在一起,始终陪伴我经历生活中风雨阳光顺利渡过生命的每个关口,今天我更要感谢他们给我机会让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并且允许我的陪伴,我真的感到很幸福很美好。
最后樊登提醒我们要保持正反馈!正反馈!正反馈!
即便从别人那里得不到,也要自己给自己正反馈!
过去我每天写过奇迹日记,美好日记,嘉许自己每一天都有在好好的生活,嘉许这个世界每天充满善意与深情。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花,我们在绽放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