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笔记里全都是各种伤感的评论感触,当时我不以为然,以为这就是一本讲述医生在医院的所见所闻的杂文集。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相关题材的书籍,像《我和我母亲的疼痛》,是我在初中时候看的,一个孩子写的她和她患癌症的母亲的故事;还有一本忘记书名的书,一个父亲所写的他儿子从患癌症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些直面至亲死亡的书,真实又情深,不需要什么华丽的文笔和描述,就是单单地日记式记录,让观者无不动容。
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是由很多个医生的讲述组成时,它在我心里的分量就低于上述两本书了。同时由于故事时间线的限制,我觉得体现不出让人动容的情感。带着这样一份偏见,我开始阅读这本书。开始看的时候,的确一直想吐槽,是的,真的是医生朴素的言语。没有什么文学所言,就是简单的讲故事,故事讲的也没有什么水平,甚至都没有一般人叙述那么精彩。
可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能让朋友看的潸然泪下。即使没有什么兴趣,我还是依旧看了下去。幸好,我看了下去。
随着阅读的加深,我才渐渐融入其中。杂文集,的确,这些医生的写作水平不见得多高,所选的故事也是日常医院的生死故事。然而,就是这些平常不平淡的故事,渐渐地触动我的心灵。
面对死亡,有的家庭倾尽一切财产尽力救治;而有的家庭却不得不放弃而终。有的家人无论如何也要维持病人生命,哪怕他痛苦,活得毫无尊严;有的家人痛苦地选择“到此为止”让病人有尊严的离去。有的子女或者父母面对医生的无能无力怒骂甚至动手,有的却十分理解并表示深深地感谢。
有十几岁的小孩子,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也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人淡然而去,有人不甘命运的捉弄。有人痛苦,有人解脱。
这些毫无文采却真实的故事,当它们一个个累积成摞的时候,生命原来如此地重,却也如此的轻。
只是别人故事的记录罢了,却那么令人感动。不同的人,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让人再次思考,死亡这个人人必经的历程。
书籍的第一章主题是“选择”。是谁选择了生死,是谁安排了寿命。是急切的家人,是患者本身,还是医生,还是,家庭不得不基于的财务情况?有的人想快点结束痛苦,有尊严的走,可是他的家人却要求医生竭力保持他苟存的气息;有的人有着强烈的对生命的向往和希望,而他的家人不忍看他难以忍受的痛苦而早早结束;有的人不得不考虑到自己家的财务状况,放弃治疗,带着一个落寞的身影叶落归根……在不得不面对死亡时,究竟是谁,来选择余命的长度呢?
“这个选择权究竟应该交给谁,是患者自己,还是家属,这个问题也许永无正确答案。患者这样痛苦地活着,是为了家属;离去,却是为了自己。面对这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两难境地,究竟该如何选择,即使是我也觉得很难。但不管怎样的选择,都无法用某一社会准则来评判对错。”
第二章的主题是“爱与情”,至亲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老人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洒在家里院子中的银杏树下,他说不要放盒子,这样才能被树吸收。这既是一种“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叶落归根,又是化为大树永远守护陪伴家人。活着的时候,是家庭的顶梁大树,死后又化为一棵树,伫立大国之地,小家之旁。
第三章的主题是“医患”,然而和当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不同的是,这里的医患关系充满了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和关心。 “9年后,再次见到李兴旺,问他怕不怕传染,回答是“习惯了”。然而,当说到“怕”乙肝病毒时,李兴旺的表情是凝重的——我想,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无私无畏者对生命、对疾病的坦诚。”看到这个故事时,我不禁双眼模糊。非典爆发的年间,我还在上幼儿园,本该是记忆模糊的年龄段,那个白衣天使的故事却从小就烙印在了我的记忆里。我又想起了那个叫叶欣的护士长,2003年因为感染非典而且去世的天使,被全国人民铭记,也让五岁的我记忆犹新。
所有面对传染病的医生护士们何尝不是这样的无私。他们也会害怕,他们也会痛苦,可是他们身着白衣,带着和病魔斗争的使命奋斗,即使怕又如何,虽千万人,俱往矣。
第四章的主题是“坦然面对”。“生命是一种偶然的机遇,而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向死而生”,选择坦然、从容面对死亡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生命是偶然的,而死亡是必然的。我们要感谢生命的偶然,珍惜生命,也要坦然地接受生命被收回的必然过程。只有接受死亡,正视死亡,尊重死亡,才能重视生命,珍视生命,爱惜生命。
死亡不是心电监护屏幕上数据的归零,不是心肺复苏后抢救的失败,死亡,是消亡,是回归。对于死亡的评价,我还不够格。我知道有人会慌乱,有人会淡然,可是不论如何,你都得接受,都得经历。
其实这本书展示得更多的是医生护士们的感触。在看了之后,更能了解他们的艰辛,理解他们的苦衷,也衷心的敬佩他们,爱戴他们。
没有人漠视生命,只不过是对生死的态度。
没有人是圣人,只不过是对生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