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诸如蛋糕、饼干之类的零食,每次回老家都要买个十袋二十袋金华酥饼,送人自用。每次逛街,对衢州烤饼、缙云烧饼也没有任何抵抗力。当年还在教育机构,附近有家杭州赫赫有名的小店,叫胖子烧饼。(老板凭着手艺多年扎根,一家十来方的小店,生意不要太好,成了网红店。给儿子娶了媳妇,买了房和车,这个事情还上了当地报纸,成了励志的典范。)有段时间,天天下班排着长队只为两个“辣胖子”。
我也不爱喝水,少吃水果。所以经常便秘。拉粑粑如采石头的艰辛你应该有所体会。去年年底,也因为肠梗阻(米共堵住了)住院一星期,真的是痛不欲生。
这对偏爱干货,是个很大的警醒。吃东西,要注意膳食均衡。
同样,对于知识的输入如果一味追求所谓的干货,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比如某技术大咖给大家讲互联网+思维,程序猿和外卖小哥理解的肯定不一样。我也教过书,毫不夸张的讲,一节课就能把整本初三的数学知识点全部讲完。可是有用么?所以,对于干货往往都是一厢情愿。老师这边是单方面的输出,公司负责流量变现的老大说:掌握生流量、熟流量、半熟流量这个核心概念,价值百万。然后blah,blah······学生这边是单方面的输入:底下做了满满笔记,回去后马上把百万软妹币丢了。
一堂好的课,也许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和你套近乎,给你讲笑话,拉家常,举例子,目的是给你个诱饵:同学,把挡在我们之间的那堵墙拆了吧。学习效果也取决于能否跟上老师的节奏,带进同一个场景。只有融入才会投入。只有同频才能共振。
上次看到一篇文章在吐槽三节课的线下体验课:50块钱的牛人分享。
1、破冰时间用了一个小时,还填写资料卡片收集资料。(不乐意了!)
2、老师要写字,工作人员推上来一个写满字的白板。(不能提前准备?)
3、课程内容层次适合入门,和期待的实战经验相差十万八千里。(浪费老娘时间!)
对于知识商品,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对别人观点和感受,不能做过多评判。在这里要讲的几个感想是:
1、破冰是在破自己,体现在能不能成为自己人,能不能一块玩耍
毕竟一堂课容易挑的毛病太多了。对于学习来说,不卸掉防御,根本就很难获得新知。以为老师讲的概念,我都懂,实际也许上并没有。就像前面提的互联网+思维,外面小哥脑子里全是网上订单:饿了么?
三个词:民主、自由、祖国。每个人的心理所想肯定不完全一样,宣传部的重要任务是把大家认知调到一个频道上来。如果你理解成洗脑,那也确实是洗脑,你理解成共识,那也就是共识。在于你的世界有多开放和包容了。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如果不仰望四周,彼此链接。眼里的世界很可能是一座岛。
2、对课程注水不一定是奸商,可能在降低认知成本
《道德经》很好!浓缩的一滴水分都没有。但没有注释还真看不懂。
商业行为告诉我们:课程分为引流课、低价课和正价课。引流课面向大部分小白。不是课程差不差的问题。流量转化的模型结构,成本结构,决定着课程结构。从认知层面,也不可能把这类课程做的干货满满,小白也根本听不懂。所以学校的大班课,一个学期一门课也就上那么点内容,你有在抱怨这个老师上课太水了么?
那么对一堂50元的课,实实在在的引流课,你还真不能抱有太强的心理预期!不是因为便宜就要做差,反过来说:再贵再牛的课,解决问题的核心不在外人,而是自己。这是课程和普通的商品的本质区别。
3、干货是自己压榨的过程,不能乞求他人
对于同一间事物,有人眼里西施,有人眼里稀屎。中间就是认知的过程。讲到这里:也许干货就是一个伪命题!渴望一招吃遍天,都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
知识的二次加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后才有可能化为己用。
大学写论文,读了几十本书,参考了百来篇文章。虽然本科的论文层次也就那水平。但对一个研究课题的认知,完全有了质的提升。当我把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当时的写作背景,关于他的文章,评价,研究能找到的都通读一遍。哦,《动物庄园》为什么会这样写,好在哪里?如果不下这点功夫,或许也就当作普通的寓言小说来读了,深刻的政治寓意很难体会到。
所以抛出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之前或之后。你的理解能力,认识水平,取决于该领域扎根得有多深。如果自己不动起来,别人的干货也仅仅是自己的知识快餐。
最后:
看到,玲琅满目的课程,先问问自己:我准备好了么?而不是着急得询问这堂课是不是干货?
干不干货,和你有半毛钱关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