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备战考研的同学,即便是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并且也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去实行了,但是在考研的激情退去之后,心里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其实,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只要你能正确地认识焦虑,它就不会影响到考研计划的实施。如果你能够采取恰当方式来应对焦虑,那么这些焦虑反倒会有利于自己更好
地完成考研计划。
我们人类的基因是从几千万年的进化中保存下来的,基因能让我们更好地去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过,基因进化的速度,远远没有生活环境变化的速度要快。所以,即便是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体内的基因却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我们的身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能,还是用来适应原始社会的生活环境的。也就是说,环境变了,但是基因没有跟着变。
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野兽丛生的森林里生存,面对着很多不确定的危险。当处于焦虑的状态时,我们的祖先就能保持高度的警惕,让自己能及时发现危险,并尽量去避开危险。正因为“焦虑”有利于人类个体的生存,也有利于种族的延续,所以它才会刻入我们基因,保存下来遗传给下一代。当我们感觉到外部环境对自己不利时, 我们本能的“焦虑”就会被激活,让自己处在一个高度警惕的状态,及时发现危险,并尽量去避险。如此看来,适当的“焦虑”对我们其实是有益的。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们在阴天的学习效率比别的时候要更高。有人说,这是因为阴天的天空中臭氧增多,这样就可以刺激大脑,让大脑保持在一个清醒的状态。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但是其实还有另一个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阴天”会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处于焦虑的状态。这和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生活保存下来的基因有关。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很多灾难都发生在阴天。于是,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的祖先,便将“阴天”和“灾难”联系在一起,并刻入基因遗传给后代。虽然,在现在社会中,“阴天”和“灾难”已经没有多大关联了,但是这个遗传下来的基因却并没有改变。我们在“阴天”还是会本能地激发焦虑,让我们提高警惕,从而提高我们的专注力。“专注力”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在阴天的学习效率会比较高。
当然,世间万物都恪守着中庸之道,月盈则亏,物极必反。适当的焦虑对我们有益,但是当我们长时间处于极度的焦虑之下,我们的内分泌就会失调,甚至精神也会错乱。所以,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认识焦虑,恰当地调控焦虑。
在考研的备考阶段,我们既要正确地认识焦虑,又要恰当地调控已被激发出来的焦虑。如果你调控得好,这对于自己保持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下面,我先从备考过程中心理上大致会经历的几个阶段,来说说备考过程中心理上的变化,再重点谈谈焦虑阶段。
第一次备战考研的同学,心理上一般会依次经历五个阶段的波动:兴奋期——平淡期——焦虑期——后平淡期——考前焦虑期。
兴奋期一般出现在考生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持续一个月左右,贯穿设定考研计划、准备考研资料、开始考研复习等整个备考的前期过程。刚刚准备考研的考生,大多都是在“伟大使命”的召唤下做出考研决定的,整个人处于一种十分亢奋的状态,仿佛每天都有使不完的精力。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考生,由于对考研生活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感觉自己就像是闯入了一个神奇而陌生的领地。自己不知道前方将要出现的,是狮子还是绵羊,是磨难还是宝藏,对领域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陌生的事物感到好奇,这是我们人类的天性。所以,处于这个阶段的考生,会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
兴奋期过后,便是平淡期。平淡期出现在考生对考研生活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之后,持续的时间一般为1到2个月。这个时候,考生已经了解了考研生活,并且基本适应了学习复习的节奏,正在慢慢地对考研生活失去新鲜感。失去了新鲜感之后,考生的学习热情较之前也会有所下降。这个时候,我们要再次明确自己的考研初衷,从内在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从而自发地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就到我们要重点讨论的焦虑期了。
焦虑期出现的时间是,考生对大部分的考研知识都已经学过,但又遇到了上升瓶颈的时候。随着学习的知识的增多,遇到的问题也会随之增多,加上我们又失去了考研的新鲜感,所以学习效率跟以前相比会有明显的下降。有时,我们还会出现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的问题,自信心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又或者,在进行自我检测时,一些明明认真记过的知识点,自己居然会记错,并且屡做屡错、屡改屡犯。这时,自己便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在心底慢慢地滋生出焦虑来。这种焦虑状态一般会持续1到2个月。很多考生就是因为没能在这个阶段调控好自己的焦虑,最终因为扛不住焦虑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于是主动放弃考研。
当自己进入焦虑期时,我们先要明确地知道自己正处于焦虑期,在正确认识焦虑的基础上,然后坦然地接受焦虑,最后再想办法让焦虑为我所用。
具体来说,备战考研时,一旦发现自己产生了焦虑的情绪,我们就要马上意识到自己正处于焦虑之中,并明白这是备考过程中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对于焦虑,我们不用想方设法地去逃避它,更不用去对抗它,而是要坦然地面对它、承认它、接受它,最后再去调控它、利用它。为了调控好焦虑,并让焦虑为我所用,我们就要认真地分析出现焦虑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事情最终导致我们产生焦虑?当我们对焦虑产生的原因分析得越具体,自己就越能够管控住焦虑,从而就可以从极度的焦虑中走出来。这时,自己就仿佛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观察自己正面临的压力。虽然,这些压力的的确确正作用在自己的身上,但是自己却可以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可以理性地面对这些压力,理性地调控压力带来的焦虑。于是,焦虑带来的负面作用就会慢慢消失,而它带来的正面作用却会慢慢增大。这时,我们就可以说,“焦虑”能为我所用了。
熬过焦虑期之后,心理上又会到达一段平静的时期。为了和前面的平静期区别开来,我们这里称为“后平静期”。不过,这个时期的平静和之前的平静很不相同。前面的平静期,是因为内心失去了探寻新事物的猎奇心理而趋于平静,是由于失去外在刺激而导致的平静,是一种由表及里的,被动的平静。然而,这一阶段的平静,则是因为自己在学习中建立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系统,因为内心“不再焦虑”而趋于平静,是一种淡定的,一种由内向外的,主动的平静。后平静期一般会一直持续到考前。但是,有的考生会在考前的半个月内,再次陷入焦虑,我们这里成为“考前焦虑期”。想要避免再次陷入焦虑,解决的办法同样如上面说到的:陷进去,再跳出来。也就是说,先接受、认识、分析焦虑,再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审视焦虑,最后让焦虑为我所用。
下面是我在备战考研时陷入焦虑期的真实经历和切身感受,供大家参考。
当时,我在一所学校上班。所以,暑假结束后,我必须边上班边复习。复习时间跟之前相比明显减少,并且单位上的突发事件总在不经意间打断我的学习进度。我知道,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遇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正解。于是,我对自己所处的情况做了具体的分析之后,就及时地修改了学习计划。
我把必须花费较长时间来集中学习的内容,安排到晚上下班后到睡觉前的三小时。另外,我在早上也比以前提前了一个半小时起床,用来进行集中学习。对于那些不需要整段安静的时间来学习的内容(比如记单词、记名词解释等),我就用每天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
但是,即便我已经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了时间安排表,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各种突发情况,还是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学习效率。这时,我发现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都因为失去专注力而大不如前。有的题目,在之前的学习中分明明做了详细的标记,但还是会做错,并且一错再错。这让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开始产生了怀疑,内心一度感到焦虑。接下来,越是焦虑,学习效率就越是下降,学习效率越是下降,内心就越是焦虑。如此反复,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都知道,当计算机进入死循环时,最明智的决策就是强行结束正在运行的程序。我也想试一试这种方法,焦虑的情绪一出现,我就立刻停止学习,转做别的事情。然而,这个方法的效果却并不好。逃避焦虑,反而会让焦虑更加剧烈。这就好比洪水来了,建起了临时水坝,确实可以暂时堵断洪水。但洪水被挡住之后,水位会越涨越高,危险的级别也会越涨越高。所以,唯有正确面对、适当引流才是好的方法。
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他在进入新东方当老师之前,也曾一度陷入焦虑之中。于是,他就去看名人传记,想通过名人战胜困难的事迹,来激发自己与焦虑对抗,并战胜焦虑。由于这种焦虑一般会周期性地发作,所以他干脆论斤来购买这些书籍。只要焦虑的情绪一出现,他就从床底随便捞出一本直接看。确实,从当时来看,自己可以静心学习了。但是,这种方法还是治标不治本。因为,焦虑很快又会卷土重来,并且势头一次比前一次大。
所以,面对焦虑,正确地认识,恰当的调控才是正解。
后来,我阅读了一些调控焦虑的书籍。除了正确认识焦虑,认真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外,还通过练习冥想来提高大脑的自控力,终于可以从本源上克服焦虑,并且让它为我所用。当你实现了这一步的突破时,会有一种涅槃重生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突然闯进了另一个更高级别的世界。
当我不再受焦虑所困扰时,自己的学习效率马上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时,我已经渐渐地走出了焦虑期。而正是在这段时期,一个和我同时为考研做准备的朋友,选择中途放弃。他说,他决定转战报考公务员。后来的故事有些凄惨,他公务员也没考上。第二年,他又继续奋战考研,还是在焦虑期受挫而失去信心,最终不了了之。
备战考研的征程,对大部分考生而言都是十分漫长的,当激情退去,焦虑便会大行其道。但是,只要我们正视焦虑、承认焦虑、认识焦虑,就可以调控焦虑,并最终让焦虑为我所用,成为提高我们学习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强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