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到轮胎做的圆椅垫里,慢慢的坐下去,好似一个君王。”
--------三毛
想像着三毛坐到圆椅垫里的场景和表情,周围原色木质的家具,嘴角轻微上扬双手轻轻搭在周围的圆椅边上,眼睛优雅而迷人,下颌微抬,好似确实像个君王一般。能在这样一个沙漠里生活的有滋有味,纵使再欢喜沙漠,但是谁又能在这样一个地区生活成这个样子呢!也许,三毛真的是那里的君王也说不定!
看《撒哈拉的故事》,让人既提心吊胆,又安然神态。担心的是每当读到三毛经历的时候,心里就会很紧张,这里的故事是真实的,不需要作者笔下留情,因为结局就在那里。尤其是读到她和荷西开车去取化石,荷西掉入沼泽那一段,看的很紧张;安心是因为知道三毛肯定不会有生命危险,最起码不应该是现在。但是,也就是因为这份安心,才让我读《撒》的时候,心里有一份沉重,尽管文里面的语调是很欢快的。
就我本人而言,我很喜欢沙漠、戈壁这样的地方,但是要我去那生活,哪怕只有一小段时间,我想我也没有那份勇气。看着文中描绘的撒哈拉,我脑海中第一浮现的就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孟买贫民窟的样子,还有非洲战乱(不止战乱,现在也依然存在)难民们的住所,可是就是这样的环境,三毛能写下这许多的平凡小事,而且读起来那么亲切。平凡的的文字、轻松明朗的语调、真挚的感情成就了《撒哈拉的故事》。
邻里之间的特殊的相处方式、异域的两国风情、繁杂的婚俗……带着我们串联起了撒哈拉独特的魅力。也是在这里,第一次了解了三毛的率真、可爱。从来不知道原来结婚可以这样复杂,从来不知道地区的婚俗可以这样不同,从来不知道撒哈拉那的习俗可以这么怪,从来不知道三毛有这么归真的一面,也从来不知道这样的撒哈拉也会这样吸引我。好似这里的风和雨都变的和别的地方不同了。
《撒哈拉的故事》已经不是一个故事,这是一种感情,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又带给了我一份不舍和怀念,看着文,想着万里之外三毛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心酸又甜蜜。即使我不能亲身体验那份生活和执着,但是也要保留这份感情在心底。因为太纯澈而不忍心忽视。
合上文、闭上眼,似乎看到了三毛坐在那张圆椅上,微笑垂眸,像君王一样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