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澧之谣
近日在“今日头条”上看着这样一则奇葩的比喻“教师是园丁,但学生不是花朵,而是水桶,教师的职责就是给谁桶里注水,家长则是挑夫,将注了水的水桶挑回家。”
“学生不是花朵,而是水桶。”这简直就是颠覆性的比喻,我见到这样的文字,立马就关闭了页面,将手机扔在桌子上,随手抓起了一本文学书。
“水桶,水桶!水桶?”当“水桶”这个词第三次闪现在我的脑海里时,我忍不住又打开了手机,想看看这位大师谬论究竟荒唐到什么程度。
细细浏览了一遍网页。原来,这篇文章是针对部分家长对教师的质疑而言的。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教师的偏心,给别人的孩子教得多,给自己的孩子教得少,故而作者以“园丁”、“木桶”、“挑夫”来喻之。作者认为,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态度是平等的,不会厚此薄彼,之所以有的学生成绩好,是因为这只木桶的容积大。
对于作者以“注水”来比喻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是否符合新课程主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这一要求,我姑且不论,但是以“木桶”来比喻学生,也似乎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既然如此,我就来好好谈谈这“木桶”吧。
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最显性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带回一个好分数,就如同挑着木桶去挑水,自然希望木桶能装更多的水,这种心理无可厚非。可是,孩子带回来的分数比别人少,那么,家长该不该发火?我的答案是,该!家长将关注点放在教师身上能不能理解?我的答案是,也能理解!毕竟,在家长眼里,自家的孩子总是最好的!成绩不好,是不是只能怪教师?我的答案是,绝对不能!
如果说一定要把学生比喻成“木桶”的话,那么决定“木桶”能装多少水最重要的因素是“木桶”的容积,决定“木桶”容积的最重要因素是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的高度!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
我渐渐的开始认可“木桶”这一比喻了。
如果用“木桶”来比喻学生,那么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就是学生所具备的各项素质。家长不应该只想到要让这只“木桶”装多少水,而应该在认真审视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长度的基础上,确认“木桶”可以装多少水。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个人,每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那个的地方,优异的学习成绩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智力,勤奋的态度,细致的习惯,明确的目标,不竭的动力,良好的环境,恰当的引导等等,无论哪一块木板出了问题,都将会影响到“木桶”的容水量。因此,教师的教育的确是影响学生成绩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全部。
如此说来,“木桶”这一比喻确是有一些道理的!
作为家长,在面对问题时,切不可感情用事,忽视了“木桶”本身,而只将眼光盯在注水的园丁身上。家长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对学生个性特征最为了解,就好比挑夫对自己的“木桶”最为了解一样。在挑水时,首先要检查一下“木桶”的情况,木板是否整齐,“木桶”是否存在漏洞,必要的话还要时时给“木桶”上上桐油,防止渗漏!明明“木桶”的容积只有10升,你却硬要他盛装20升的水,你怎么能够责怪园丁给你的水太少呢?
再次关闭手机时,我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丝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