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己不断质疑着生活的阶段,读到韩国作家金爱烂的这本《滔滔生活》。看着书名,我便猜测到,是否“滔滔”二字将从“人生中的困境如滔滔骇浪般拍打在渺小的时代里的渺小如蚁的人物身上一样”而切入。
原谅一个20多岁的青年读者对生活和故事已经不再盲目乐观,深知起起伏伏才是是常态。
不出所料,我在她的作品中读到了当代东亚青年的窘困的生活处境, 在作家深刻细腻的笔触下,仿佛听见了无数个幽暗的角落发出来的呐喊,但又不仅仅是崩溃和绝望,像雷电在黑夜中劈开一道口子,天际边上立马会出现一道光一般。
《滔滔生活》由八个短篇组成:
《滔滔生活》、《口水涟涟》、《圣诞特选》、《过子午线》、《刀痕》、《祈祷》、《方寸之地》、《孩子和岛》
《滔滔生活》讲述一家四口人的平凡生活,开饺子店的妈妈,为妻子将饺子送到顾客手里的父亲,在音乐学院学习钢琴、长大后考上了计算机专业的“我”,在大专学习口腔技工后来为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而选择专升本念英文系的姐姐。
“我”和姐姐吃着妈妈包的饺子长大,但生活就像自己小时候学钢琴时一般“手放在键盘上的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很难。”爸爸给朋友做担保,以至于家庭背负巨额债款,贴封条之前妈妈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将家里唯一值钱的钢琴留了下来。
来不及告诉家人自己考上大学的“我”和姐姐搬进里半地下室,开始打工攒钱上大学的生活。
躺在像个二手店一样的房间地板上,听着头顶路人的脚步声“我觉得自己的天空还不如别人的天花板高。”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在文中得到共鸣,在寒冷的狭小的房间背单词、练听力,写习题。经历过紧张压抑的补习一次次的模拟考后,终于迎来了那场大考。
在以成绩和家境而不是以专长选择专业后,怀着“考上大学就好了”的期待在全家的期待下,在家人的陪同下兴奋地将自己和行李打包进了大学,最后又在茫然、自卑或优越感毕业,在面试中和HR或者业务部门领导聊起自己在前辈们那里学习的实际上自己都没怎么思考过的“职业、发展规划”。
却在工作后还是发现生活依然捉襟见肘,因为当初引以为傲的大学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一份可以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工作,大部分人还是进不起医院,结不起婚,甚至为了避免被扣那几百元的全勤,也不愿在领导的PUA下笨拙解释,而不曾敢请一次假。
“我感觉这里,不像首尔。”姐姐睡意沉沉地回答我:“首尔都这样,你知道的首尔只是其中几个地方。”
这段对话真的太过熟悉,在我曾工作过的城市,很多人都是这样评价的,“我的生活只有公司和出租屋两点一线”,每天2个小时的时间挤在令人昏厥地铁,吃的是廉价外卖,买的是pxx、淘宝衣服,赚的钱要还老家的房贷,彩礼太贵不敢谈恋爱……
城市的霓虹灯和普通人无关,握手楼里在暗处爬着的蟑螂和支付不起的阳光的价格,才是真真实实的生活。
小说中的“我”和姐姐住进这间容不下一架钢琴的湿漉漉的半地下室后,渐渐明白“手里有些积蓄,小小的灾难还是可以应付的。”
将房间打扫干净,做些简单的小菜,用据说含有阳光粒子的合成洗涤剂洗衣服,在雨季来临前备好除湿剂。吃着喜欢的葡萄干,“就像在咀嚼又黑又干的加利福尼亚的阳光”这些都是她面对真正的生活的智慧,不只是抱怨。
但当那场暴雨来临,房间里雨水不断漏进来,钢琴也被腥臭的城市里的雨水泡了的间隙,父亲在电话里传来需要借钱意味的关心时(需要的钱和自己打工挣的学费差不多),当姐姐在加班无法回来,她的前男友又喝醉倒在泡在水里的鞋柜前时,她还是委屈的留下眼泪,“我的人生怎么会这样?”她发问。
世界充斥着雨声“我”拿着水舀子,一点一点把水舀出去,“用抹布擦地,将布拧干,再擦,这几个动作反复进行。脏水倒进马桶,用干毛巾擦掉水分”是她面对这场暴雨的应对策略。
“按顺序做下来,真像姐姐说的那样没什么大不了的。有点儿感觉自己长大了。”
到了文末暴雨还是没有停下,但向房东承诺过不会打开的钢琴却在这这一刻终于被“我”打开。“雨时强时弱。我在黑雨荡漾的半地下室里弹钢琴。”那个脚腕还泡在水里的男人不知做了什么梦,脸上还带着笑容。
就像姐姐学英语时扔下圆珠笔嚷道的那句“ ‘未来’怎么会‘完成’呢”所预示的那样,生活里的暴雨会一场一场的落下,不会停歇。
我们还是会一次次的被打湿,心底也会长出霉来,我们需得一次次的找到干毛巾,擦、拧、晒,再放上干燥剂,寻找阳光的替代品,从容地为生活也为自己演奏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