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吹横笛贴塑纹样
胡旋舞贴塑纹样
长沙窑贴塑胡人乐舞纹执壶(这一面图案为胡人击串板贴塑纹样)
长沙窑兴盛于唐代中晚期,衰落于五代时期,是我国唐代最富盛名的瓷窑之一。尤其是长沙窑的釉下彩绘装饰技术的普遍使用,开中国彩瓷之先河。除此之外,长沙窑模印贴花技术的广泛使用,也是它的另一大特色和亮点。下面就来介绍安徽博物院展厅里陈列的一件唐代长沙窑贴塑人物纹执壶。
这件贴塑人物纹执壶,高23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11.7厘米,1965年11月安徽省宿县临涣集(今濉溪县临涣镇)王氏墓出土。执壶呈喇叭口,八棱形短流,曲柄,双系,平底。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偏黄,釉面玻化程度较高,略有细小的开片纹理。执壶腹部涂三块椭圆形釉下褐彩斑,褐色彩斑处对应贴塑三个人物纹图案。
执壶又名“注子”“注壶”,是唐代以后流行的一种酒具。关于执壶的起源,有一条重要的唐代文献——李匡乂《资暇集》记载:“注子偏提,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虽数十人,一樽一杓,挹酒而散,了无遗滴。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太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也就是说唐代元和(806—820)初年,饮酒用具依然是“樽杓”;此后不久,有盖、有嘴(流)、有柄的新式酒具注子出现;而太和九年(835)又发生了一场“甘露之变”,此后大臣们因为厌恶注子之名与发起这次变乱的郑注之名同音,因而将注子去掉横柄,改成系,并更名曰“偏提”。由此可知,执壶最早出现于唐代元和年间,最初应该是横柄式的执壶,太和九年后改为曲柄式的执壶。长沙窑兴盛于唐中晚期,正是执壶出现后最流行的时期,所以出土长沙窑执壶数量非常多。
长沙窑贴塑装饰,采用的是模印贴花技术,其做法为先制成刻划好纹样的印模,再贴于瓷坯的相应位置,后施釉入窑烧成。用模印贴花代替刻划花技术,不仅省去了在每件瓷器上雕刻所费的繁复劳动,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以标准化的模压成型,也提高了瓷器装饰的质量,可谓是制瓷史上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这应该也是长沙窑瓷器产量大、质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细观这件执壶上的三个贴塑人物纹饰,基本能看清他们的表情、服饰和动作。三人均为胡人模样,高鼻、深目、大胡子,头戴花帽,身着胡服。三人皆单足而立,一人手击串板(图1),一人吹奏横笛(图2),还有一位双手合于头上,单足脚尖点地,作旋转姿态(图3)。“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这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名,其描写的正是胡人跳的这种“胡旋舞”。顾名思义,这种舞最大的特点在于一个“旋”字,即通过单足点地旋转,展现人体曲线变化,给人以动势和力度之美感。
这件长沙窑执壶上的三个贴塑人物,不仅在跳着胡旋舞,同时还有两人一边跳舞,一边演奏着乐器(击串板和吹横笛),是对唐代胡人乐舞表演的真实反映,为今人保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图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