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九年,那是距今分外遥远的年代。
那时的人们住在低矮的小房里。每家的小屋密密地紧挨着,要么围成一个小院,要么一字排开形成一个小巷。小巷很窄,仅容两个人并排走过,或者一辆自行车骑过。就这样,还有人家想方设法地想要把自己的厨房扩出来一点,占用公共地区,以便自己的蜗居能够尽可能的安顿下一家人。
没有办法,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动辄几十层高的电梯公寓,顶多有两层、三层高的小阁楼。六、七层的高楼已经算是城里的标志性建筑了。
那个时候还没有计划生育,家家户户有上三五个子女都算正常。周家是三个子女,正值十年动荡时期,学校早就无课可上,工厂也容纳不下这许多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成天无事可做,聚在一起只能生事。于是就有了上山下乡。
城里养不了这么多闲人,但是农村可以啊。中国的农村无比广袤,再多的闲人放到那里去,也能容纳得下。只是这些“知识青年”,都是在城市里长大,虽然物资贫乏,但怎么说也远比农村的条件好得多,尤其是那个时候的农村,天天耕作的农民都有很多吃不饱饭,更别说这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抬的城里娃了。
周家所在的吉林,有东三省的老底子在,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了。家门口还能有一个小院,住的房子还算大,一家五口住着也不算挤。家里的地面是水泥地。墙面虽然已经由于年久而变脏了,但是还是有一米高的绿色底漆,有的地方绿漆掉了,露出里面的红砖。墙的上半截还看得出曾经用白漆粉过,这已经很难得了。
家里的圆桌上摆放着热水瓶,有搪瓷盅,还有白色搪瓷洗脸盆。屋门上都挂着半截蓝布花门帘,用来稍稍遮掩一下家里的隐私。家里烧着火炉,一个长筒烟囱从炉子上方接到烟道里,火炉上一般会炖着水壶,烧着开水来泡茶或是用来洗脸洗脚。
东北天冷,人们都穿着厚厚的绵服。绵服通常都是黑色或是蓝色,只有年青女子能穿上点红色格子绒上衣。人人的胸前都别着一个毛主席像章,那是那个时代人们的标佩。
现在照相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手机揣兜里,看见好看的风景或是想记录一下什么,掏出来就拍了,更别说录像了。可是那个时代,要照相只有去照像馆。照像馆里有很多背景图,例如天安门、西湖三潭印月、大理三塔什么的。彩色胶卷就别想了,要想拿彩色照片得加钱。其实出来的也只不过是在黑白照片的基础上上了点色,不是正宗的彩色照片。
周志刚一家五口,三个儿女要出两个去上山下乡,他自己要去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用周志刚自己的话说,一家人很难再聚到了一起了。所以要去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洗出五张,每人带上一张。一家人不论走到天南海北,无论再见是什么时候,总有记录下在一起的时光的凭证。
周秉坤最小,他学习没有哥哥姐姐好,也没有他俩懂事。他争着要去上山下乡,他不知道他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相比他而言,大哥周秉义、二姐周蓉都是已经谋划在胸了。他们已经选定了要走的道路,并且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