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很想去影院看的一部电影,因为一些原因,昨天在平板上看了。
原来李白和高适是至交好友。
原来杜甫、李白、高适、孟浩然、王昌龄、李邕、崔颢、岑参、丹丘生、汪伦、王维、贺知章、郭子仪、常建、岑勋(岑夫子)竟然都是相互有交集,甚至互为好友的。
原来,李白除了才华横溢,竟是过于天真无知了。
当然,以上仅是以电影为背景,至于纪实和虚幻的成分多少,就不进行言谈,以下也是。
整部影片以高适的回忆录方式打开,从年少与李白相交,怀揣着报效国家的心让两人成为好友,一同去了长安。那是高适第一次离开家乡去到繁华宏大的长安城,本以为,在那里可以一展抱负。也是在长安,高适才知道李白是商人之子,在那个视商人为下等贱民的时代,李白的满腹才华在这偌大的长安城,却无人举荐,报国无门。
高适也通过祖上的一些交情想请人行卷(如果没记错的话是这词),和找人举荐差不多,奋战沙场的高家在这遍地官宦的长安城里,早就算是没落了,同样无人举荐。
两人无法,只得分道扬镳,另寻他法。两人相约一年后扬州见。李白去了扬州,在这纸醉金迷的扬州城,终于有人开始欣赏发现李太白的才华。高适留在了长安城,一年之期将至,高适为了生存舞枪,再一次宴会上,遇到了年少的杜甫,和名声在外的王摩诘(王维),一首诗歌引起了他的注意,询问之下得知,这乃是好友李白所写,不禁感叹,李白的诗作已经流传到了长安,可自己依然一事无成。思及此,便打算回乡继续勤学苦练,回去之前先去扬州赴这一年之约。
在扬州随便一打听,街头巷尾的人知道李白,很快便找到了,只是高适却发现,一年而已,李白依旧才华横溢,却不复当初意气,颇有夜夜笙歌之意,高适失望离去。
在高适的心中,李白始终是初见时的李白,此后李白多次书信相邀,高适无一例外都前去相见,可每次都不是很愉快收场。
或许因为二人性格本就不同,对待事物的看法也相差较大,高适始终严于律己,相信并身体力行父亲幼时教诲——勤能补拙,在不惑之年后,终于在一次动乱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报国路,成为了三镇节度使。李白却成了他的俘虏,可笑的是,李白竟不知道自己为一个意图篡位的叛贼写了十几首赞颂的诗歌。
影片到这里也几近结尾了。
以前课本上和老师讲过的李白,是极致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嗜酒爱诗,但我绝不相信,在经历坎坷之后还会像影片里那么天真,或者说无知,若是如此,怎么能写出“轻舟已过万重山”这等世人传颂的佳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万重山,唯有自己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