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可以让人有写影评冲动的影片,一般就可以算一部好电影了。“驴得水”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所以,按照简单的标准,我首先觉得这肯定是一部好电影。不是因为拍的好、演得好,也不是因为剧本好,尽管情节上有被截肢的感觉。不过,这些都都不能否定“驴得水”是部好电影,就如电影中的一曼用大蒜瓣膜变成雪花,照样让贫瘠的山坡变得浪漫。而这部电影中有那么些元素,仿佛让观众些许体会到了作品想要传达的内涵。丰盛的内涵,而不是追求光鲜的表面,是不同于大都数国产影片,那些有着响亮的名字,有着成群的明星,有着天王天后陪唱的电影,也就让观众停留在预告片的层面了。
一般寓言故事形式的影片,其主角设定都有强烈的象征指向:校长象征“名誉”,也就是注重名声,追求名气;老斐象征“利益”,那些典型的金钱至上,实用主义,一切已利益作为标准和目的;一曼象征“自由”,因为追求绝对的自由,反而放弃爱情,漠视规则;体育老师象征“力量”,男性的力量,抵抗的勇气,打抱不平的正义,最后反而臣服于更强大的力量;特派员代表“权力”,政府高官,权高位重,不懂装懂,创建一切规则,不择手段达到目的;铜匠象征“愚昧”,无知者无畏,愚昧和天真就好比“很傻很天真”,然而无知愚昧的报复心、破坏力缺更强更不讲规则;女儿象征“善良”,唯一关心驴子本身的女儿,最后也被亲情绑架,善良是最容易被绑架利用。
影片通过不同象征意义的人在大家各取所需,各司其职的共同配合下,编织了美丽的骗局。然而一句谎言需要99局谎言支撑,最后的悲惨必然是美好的泡泡被现实的残酷给击碎。而且,骗局的失败往往是内部引起,利益的分配、得失的均衡,人心是最不能信任的。
“过去的就过去,未来就会变好么?”女儿的善良被父亲以识大体,讲大局,创建功名的大事业所绑架,孔子儒家的“既往不咎”的思想也是让得过且过,事事不求明白,只要差不多的国人有一个心安理得的安慰。就算过程中有些出格,甚至违法的事因,但只要结局大家都能接受,皆大欢喜,或是自己也没有吃亏,也不自寻烦恼,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久而久之,那颗善良的心还会敏感么?对善恶黑白是非的追求还有信心么?麻痹、冷酷就是既往不咎的老茧,所以未来只会越来越糊涂。
千篇一律的教育真的有用么?无知愚昧的铜匠,本来只会唱着情歌,红着脸,就合老婆做快乐事也只得一个姿势。然而,读过书,受过教育的铜匠却变成最贪得无厌,最乖戾暴力的人,其大骂老婆,丧心病狂的报复一曼,毫无底线的讨好特派员就是无知教育的报复性反弹。《乌合之众》对千篇一律的现代教育制度作了精辟的阐述,除了培养一大批无产阶级,让社会的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因为,现代教育让原来很多传统手工业者,读着一样的法律、财经、文学等等课程。有兴趣的可以详细了解《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