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读书的读有些讲法,走马观花的看看就叫翻书,认真仔细的看一遍就叫阅读,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就叫研读,看了又琢磨又咀嚼回味无穷就叫品读。书也有讲究,有的必修,有的闲读,有的兴趣所致,有的可遇不可求。有人说读书“买来的不如借来的,借来的不如偷来的”,大抵如此。你想,面对琳琅满目的说买就买的书,你的信念未必在必读上。借就不同,自己低三下四讨借的书,不好好深读一番怎对得起自己的脸面?什么年纪读什么书,什么心态什么志向读什么书也有说法,“老不读三国,少不读红楼”大体道理相近。小资情调的人吧,有时还讲究读书的环境氛围啥的。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需知行合一,读的书才真派上用场。过去读书“货与帝王家”,不枉十年寒窗苦。今朝读书则五花八门了,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吧。过去没高铁飞机轮船,古人行路自然百般珍惜,万里路走下来收获肯定大大的。唐朝诗仙李白据说一生爬过八十多座山,除了大仙的超脑和才情,这路真不是白走的。若大仙坐高铁乘飞机坐轮船的万里路下来可能光晕乎和呕吐了,诗意早抛九天云外了吧,嘿嘿,说不准真这样。
过去书珍贵,走路不便,所以把书作为案头山水,读好书如拜高山嘛,沐浴焚香拜读也不为过,这仪式使读书变得神圣而庄严。近代左宗棠“读新书如交新朋,读旧书如遇故交。”把书当朋友。无论拜读还是像朋友一样读,都得进入书里,体悟作者旨归。
我年少时读书贪多贪能贪奇,什么书都敢读,大小图书馆到处借,朋友荐书也借。那时把借书还书的品质看得很重呢。读书有时硬读硬啃也管用,像《周易》《论语》《老子》等经典书常读常新,而自己获知的永远是皮毛却也一直兴味盎然的读。有些书硬读硬啃把牙磕掉也是无济于事的。有会,心血来潮非得买钱钟书的《管锥编》,闹的家庭矛盾都大了也在所不惜,买了,这买书的气概何等英武!不成想,这书难看(竖排繁体),掉书袋厉害,你根本跟不上节奏,好像书在天上自己在地下的感觉。偶尔翻开读读,算天书,自己告诫自己:有能看懂的自己去好好看吧,要不就叫你看天书!
红楼梦里有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年轻时读两遍红楼,不知所云,就记这么一幅对联。过去知识闭塞,读书靠博闻强记,所以有种读书人叫学问篓子,记忆好,不服都不行。可牛逼了。其实我从不认为这类人有学问,充其量有知识有文化而已。学问指“世事洞明”而已。你脑子好跟电脑互联网比,还牛不?为人处世电脑互联网再厉害,试试啊。有人想有学问,敢问世事洞明几许?有人想写好文章,试问人情练达几分?
读书这事想想很简单,兴之所至,信手拈来,合心惬意就妙。熟读而巧,身心运用自如则高。九十年代中后期兴快餐文化,好像人忙得满世界转去了,到如今看上去像个读书人的人都很少了,静心读书变得很奢侈。
如果把书比作高人或朋友,我想书也不是随便读的,如果在合适的年龄最需要的时刻读了合适的书,它颐养和滋润了你也引导了你,那是你真的有缘碰上好书了,如果在不合适的年龄不合适的时候读了不合适的书,恐怕未必好。就像交朋友,日久见人心,读书的效果也慢慢自现。比方吧,人在年轻进取时读老庄,人生经历有限又读不懂硬是削了锐气;在颐养天年应修养身心时却激情四射地去读尼采,我想就不合时宜吧。
读书,如果真对自己有作用,那么无论有益还是无益,它肯定会影响你的心灵,同理它可能也影响你的命运。如果读的书没什么作用,那好、白读了,消耗些时间而已。未必不好。
书,用心祈祷,来生命里一本好书!读,用心体贴,使生命行止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