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前的碎碎念:
今早醒来,打开简书看到《海峡恋人一》被编辑推荐到首页并收入今日看点,虽然阅读量少的可怜,但我却依然兴奋。
我没有办法告诉我的读者人生该怎样过会更好,毕竟我也还年轻,经历也有限,但我衷心希望读到这个真实故事的有缘人能够用心去感悟。
比如:大学生是不是该多去其他学校交流开阔眼界而不仅仅局限在眼前的四六级?单身的你是不是该把择偶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而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定居地?没有工作宅着空发愁的你可不可以尝试着去当服务生?
有读者私信我说海峡恋现实吗?现实通俗的讲就是现在的事实,选择就是现实,你选择什么,什么就现实,所以选择海峡恋很现实,纵然有很多心酸艰难,却也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决定。
所以,大胆的去选择自己想要的,大胆的去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只要敢做出选择,都是现实的,现实反过来说,就是实现。
读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祝愿我的读者能从故事中“读”出自己的意义。
==碎碎念结束,继续开始精彩的故事 ==
2012年2月6日,星期一,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这一天,也不能忘记这一天,这是我在台湾开启新生活的第一天,是我以后的人生彻底开始改变的一天,也是我认识你的那天。
因为我去台湾的过程不太顺利,所以已经错过了逢甲大学系统选课时间,当我到逢甲时,只能现场选那些没人选、很难很偏或者不那么有趣的课程。
当时的我没少抱怨,但为了能修够40个学分顺利毕业,调整了一下心情,我做好准备迎接在台湾的第一个挑战。
现在的我好感谢当初勇敢接受挑战的自己,如果不是那时候自己的勇敢,怎么会有机会认识你。
这一天,我早早的来到学校,虽然已经见过逢甲大学,但当时匆匆忙忙只想找到住宿的我并没有静心欣赏一下自己将要度过一个学期的学校。
逢甲大学不是国立大学,也没台湾大学那么有名,但商科却在台湾数一数二,台湾的企业家基本都毕业于逢甲大学,这大概也是我毅然决然选择逢甲大学的原因之一,而实践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2
校园内景色很美,但整个校园并不大,每一栋建筑物的设计都很有特色,我要上课的商学大楼也很容易被识别。
进入教室后,初到台湾的我还有点怕生,教室里充满熙熙攘攘的聊天声,我却选择安安静静地坐在靠墙边第一排的角落,生怕引起大家的注意,尴尬的无所适从。
百无聊赖的翻着即将要用到的课本《金融实践》,听起来就是一门不那么有趣的课,脑子里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质问着“为什么金融实践不去实践,而要坐在教室里面?”
正沉浸在自己脑袋里的小小世界,突然听到老师说“这里有没有大陆交换生?”,我尴尬的站了起来,整个教室的目光齐刷刷地全部投向我,我不由地脸通红。
老师很友善的欢迎了我的到来,但这些并没有增加我对这门课程的好感,全英文授课让我整个人一直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大脑忍不住抛锚,飘到九霄之外。
发呆时,感觉到后排有人用手戳了一下我,我回过头的时候愣住了,那张熟悉的脸,那依然笑的弯弯的眼睛,那深陷的两个梨窝,我惊讶的张大了嘴。
坐在我后面的正是在逢甲校友会馆遇见的你,是送我回到公寓的你。你比出一个“嘘”的手势,指了指递给我的纸条,示意我打开看。
我转回头,打开后,纸条上用漂亮的繁体字写着“嗨,我叫林一元,你叫什么?”。我用简体字小心翼翼的写上“潇潇”两个字递给你。
心里面偷偷嘲笑你竟然还用如此老套的搭讪方式,但又忍不住有一点点窃喜,原来你叫林一元,我终于认识了你。
3
曾经的我也是个爱看浪漫韩剧,爱幻想的姑娘,脑海里勾勒过无数遍我的盖世英雄出现的场景,或者踏着七彩祥云潇洒飘来,或者像白马王子那样温柔的吻醒沉睡中的我,又或者像韩剧男主角那样在人群中仅看一眼便认出了我。
比起我脑海里的想象,你的出现方式显得平淡无奇,跟我生命中出现的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可偏偏就是你。
认识你以后我也才明白,生命中的人出场方式一点也不重要,不管怎样出场,是你,最终都会是你。
4
你本来叫林憶源,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而改为林一元,是比我大一级的商学院学长,马上毕业却因为学分不够而被迫选了这门无聊的课,你其他时间都在兼职打工,这学期仅仅修这一门课。
哈,我该说什么,谁能说这不是缘分?
随后你又写了好多纸条给我,有欢迎我来台湾并画上了一个个可爱的表情,逗的我哈哈大笑,也有问我很多关于大陆的严肃的问题,而我也透过你对台湾有了一点点认知。
我们两个就在这样一堂无聊的课上,通过传纸条慢慢熟悉了彼此。
后来的一段日子里,那些小纸条一直夹在你的日记本里,你总骄傲的说你要一辈子记着它,而我总皱着眉思考良久装作什么都想不起。其实你不知道我在这里记的更加详细。如果某天突然拿给你文集,你会不会感到惊喜?
5
认识你的这天,我还没有办台湾手机号,也没来得及注册facebook,我没有办法给你任何我的联系方式。
下课时我有点担心再也见不到你,毕竟如此无趣的课不一定每次都会来上,而你打工又那么忙,想问你要联系方式却怎么也要不出口,在你脸上我也没有看出来任何跟我一样的担忧,我有点失落。
不过没关系,这一天,我认识了你,从此不用一直用“你”代替你,我知道你是林一元,双木林,一块钱的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