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性找男人的标准是会背唐诗宋词,那全中国所有的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的滚瓜烂熟,如果说中国女生就是要男人赚钱,至于说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所有的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赚钱很多的男人,这正是现在中国女生选择男人的标准,所以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国家堕落。”——俞敏洪
今天,俞敏洪被刷了屏。起因是这段他在公开场合说的这段话。虽然后续他在微博上又作了澄清。然而这段话因为视角格外“独特”,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广泛争议。
我没看到前因后果,仅断章取义就这段话谈谈看法。
01 女性的择偶标准是“有钱”?
在俞敏洪的这段话中,显然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大前提是:女性选择男性的标准,会主导男性的选择。
小前提是:现在的女性倾向于选择有钱的男性,不论赚钱的方式是否违背良知。
结论是:女性的选择堕落,所以男性也堕落。
大前提先搁置不谈,咱先看看小前提:现在的女性倾向于选择有钱的男性,不论赚钱的方式是否违背良知。
事实真的如此吗?
2017年《西南证券研报》曾经刊发了一篇《《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或在屏幕深处》,对2016年单身人群作了分析。
调查显示:随着物质经济发展,女性对男方的经济要求也水涨船高,超八成单身女性认为5000元是男性收入的起点。全国范围内对男性收入要求最高的五个城市分别是深圳(15920元)、北京(14900元)、上海(12065元)、武汉(9134元)、广州(8975元)。相比之下,男性对于女性的收入要求普遍较低,80%的单身男性表示对方收入低于5000也可以接受。
然而,这些调查能支撑起女性希望男性“无良知”赚钱的结论吗?
我们知道,达尔文的进化论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经济学支持“最优经济选择”。现如今房价飙升,人们生存成本升高,女性又普遍倾向于选择大自己五岁左右的男性,对于“另一半”的薪资要求自然较过去更高。
“时间就是金钱”。五年的时光意味着这些男性更有机会积累更多的社会阅历、提升更多的工作能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报酬。这才是女性选择收入更高的男性的内在逻辑。
各色相亲节目“放大”了部分女性对于“有钱人”的过度追求,诸如“宁肯坐在宝马上哭泣,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欢笑”等言论的确吸睛,但未必代表了大众女性的选择,更漠视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女性的择偶标准不是“向钱看”,而是偏重能力!
02 “赚钱”是不是忽视精神修炼?
我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女性素质高,母亲素质高,就能够教育出高素质的孩子。男性也被女性的价值观所引导,女性如果追求知性生活,男性一定会变得更智慧;女性如果眼里只有钱,男性就会拼命去挣钱,忽视了精神的修炼。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
俞敏洪的言论招致网络舆论一边倒,他为微博上发短文以正视听,说出了这段话。比起把“赚钱”和“泯灭良知”划等号,这段话显然“段位”高了一些。然而,“赚钱”和忽视精神修炼也不能划等号。
《穷查理宝典》的主人公查理·芒格是大名鼎鼎的投资人,赚钱能力杠杠的。如果你读了《穷查理宝典》,就会知道他每天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报纸。他的多元思维模式建立在心理学、医学和理工科基础上。他的演讲不乏对商业模式的思考,也有哲学、心理学等最新研究的吸收和应用。由此可见,最高段位的投资,离不开“精神修炼”。
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位列全球富豪棒排名前几位。他的小女儿才1个月时,他就给小女儿讲解宝宝量子力学绘本。人们常说“一叶而知秋”。可见,扎克伯格的有钱和“精神虚无”完全不能划等号。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有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获得了巨额财富,这些年也有一部分人通过炒房、炒股甚至炒比特币迅速富裕了起来。然而,应该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致富方式已经“微乎其微”。
姑且不论抓住时机“暴富”是不是一种能力,当时当下的主流财富积累方式仍然是与个人能力、洞察力、人脉密切相关。仔细阅读作家阿耐的《大江东去》系列民企小说,就能清晰看到时代发展的脉络。
以新东方为原型的《中国合伙人》电影中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只能安静的读书”、“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让你感到坚持就是一种幸福的东西。”“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就放出了这样的“不当言论”,实在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03 男性的选择取决于女性的选择?
的确,两性关系对于生物影响极大。
公孔雀为了吸引异性青睐会“开屏”,植物散发气味或呈现落英缤纷的形态是为了繁衍后代。人也不例外,两性关系的选择会激发人不断追求自我,迸发出惊人的潜力。无怪乎歌德的名作《浮士德》中写道:“永恒之女性,引领我等向上。”
然而,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有内在的价值追求。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自己、改变生活,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做“自我驱动力”,意思是人们会因为爱好等原因发自内心的鞭策自己,从而获得成就。
一本叫做《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书讲述了股神巴菲特的故事。书名援引的是巴菲特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他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早上都开开心心犹如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巴菲特说:“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只和自己欣赏的人一起工作,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投自己看得懂的企业。”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许不像巴菲特那么幸运,能够将职业和爱好紧密结合起来。然而,大多数人工作不仅仅因为获得异性的青睐,也有实现个人价值的“自我驱动”。
俞敏洪受妻子和母亲的影响很大。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两位女性对他的影响很大。然而,以自身经历出发,就认为女性的价值观能很大程度“影响”男性的选择,恐怕有些失之偏颇。
这个“锅”,恐怕男性也不肯“背”:我明明力求实现自我价值,你偏偏把我往“两性关系”上靠!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公众人物的俞敏洪说出这番话,引起不小争议。我们没必要断章取义,但也不要被舆论主导。
在这个时代,没必要哀叹:“女性,你的名字是弱者”,也没必要放大自己的影响力。我们对自己负责,实现自我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