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有一个习惯,走到哪里都喜欢带一支笔和一个本子,想到什么就记录下来,其实我的很多文章的框架都是这样形成的。
我记忆力不太好,容易健忘,过去吃过几次亏。比如别人交代的事情忘记了,朋友或亲人的生日祝福错过了等等。之后我就喜欢做一个备忘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遇到啥事情就立马记录下来,之后再添加到日计划上,循序渐进的推进就好。
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效率,我每天都是要总结的,不过基本上不花费时间。
白天遇到什么问题,立马记录下来,需要改进的,注意的,简简单单几个字标注一下,晚上写总结看着这些标注就特别轻松。
有人总觉得没有时间,时间就像乳沟,挤挤总会有的,就看你会挤不会挤?
我就一神经病,去洗手间,蹲的时候还写写画画的。早晨刷牙,我也不放过思考,有时候挺操蛋的,想到一个好的思路,刷到一半,停!去房间记录好之后,再继续刷。
我怕忘了,忘了之后再想,妈呀,简直要命,太难了!
写东西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安静,过去的时候我是很喜欢热闹的,过去的10年,每年过年我家至少15个朋友,喝点小酒,吹吹牛,看看春晚,特别热闹,温馨,好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喜欢独处,或许老了,或许跟不上节奏了,或许是热闹之后的沉淀吧,总之特别喜欢一个人和自己内心对话的感觉。
现在的社会节奏特别快,人很容易浮躁,今天觉得这个好,明天觉得那个好,不断地在变化、变化、变化,变化好不好?
无所谓好坏,如果点子多,变化快,很容易创新和突破,但也有弊端,什么弊端?
变化肯定是不可避免,问题是你在向哪个方向变?
好还是坏?
变得好,皆大欢喜!
变得不好,留下的是糟粕,去掉的是精华,岂不蛋疼?
我其实变化不多的,即时有什么新的方法或者主意,准备落地执行时,我都喜欢仔细调查、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论证。
啥事都怕琢磨,只要用心,就能抓住本质,不能感觉好就干,往往感觉有准的有不准的时候,靠感觉下决定是不靠谱,我喜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样心里有底。
做事,往往周边会有人会给你建议,不乏成功人士,如果凭的是感觉而不是理性分析,对方一建议,你很容易动摇,如果你是理性分析就不同了。
对方给你建议时,彼此的观点会碰撞,之后你再理性思考,这样会使原来的方案更加完善。
抓住本质,即时千变万化,你也有一定之规!
一般工作累的时候,我喜欢到公司楼顶走走、坐坐,在停下来看看远处的山,静静的思考,这个时候也容易产生灵感,有了灵感之后,我在草草写几笔,这些都是我文章的素材,写文章最核心的是素材,素材来自哪里?
1、你接触过什么人?
如果你接触的是马云、刘强东,把交流的话题写出来,那在网上肯定瞬间火爆了。
不过,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轻易接触到的。接触不到这些人,多接触一些水平的朋友,也有素材可写,也就是要多走出去。
2、你做过什么事?
如果你经常出去旅游,做过各种不同的事,那其实素材也蛮丰富的,最近《朗读者》蛮火的,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电视节目,不过里面还是有很多内容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分享的内容都是特别有深度的,喜欢的可以看看,我是一期都没落下。
3、你看过什么?
如果你特别喜欢看书,可以写书的读后感,喜欢看电影,可以写影评,分享出来,只要你敢写,就有人敢看,关键你持不持续,再回头看看3个月前自己写的内容,这都写的是什么东西?咋这么SB呢?
在NB的头脑,都比不过SB似的坚持。
4、你思考什么?
这是检验一个人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就是洞察能力,可以把你过去的沉淀加上现在的思考分享出来,我文章就属于这种。
喜欢写文章的朋友可以试试,很多人不写就是因为没有素材,解决了素材之后,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国外有些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去体验不同的真实生活,比如一个企业家,可以离开公司几个月,交给专人打理,自己去一个小店做服务生;还有比如稻盛和夫先生,会去托钵,什么是托钵呢?
即以手承钵之意。亦即持钵游行街市,以化缘乞食。乃印度僧人为资养色身所作之行仪。
这是干什么呢?
简单理解就是归零!
让自己去体验一无所有的感觉,这样对人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人在艰难困苦中,反而不容易出问题,发达之后,各种问题就来了,不是吗?这种案例太多了!
虚荣了,NB了,自负了,浮夸了,高傲了……
这个时候如果能把自己抽出来,把那些清空掉,回归一个真实的自我。
你会发现,你所拥有的很多都是虚无缥缈的,看到的很多都不是真相,听到的很多都不是真话,再睿智的头脑也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持续轰击,不是吗?
看看,历史有谁逃过呢?
大家都用电脑,如果速度很慢,怎么办呢?
重装系统!
重装系统是干啥?
归零嘛,恢复到初始状态。
速度是不是快很多?
即时不重装系统,我们也会体检一下,清理一下垃圾,修复优化一下是吧?
想想人呢?
我们多久没有清理呢?
多久没有优化呢?
多久没有归零呢?
不妨也重装系统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