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九岁的时候,一度怀疑活着的意义。脑子里时时浮现出来的念头是:我来这里干什么。我怎么会来到这里。死了吧。印象最深的,是一次站在村口的塘边想跳下去,还探手试了试水温。
现在回想起来,并没有后怕的感觉,而是诧异于自己何以小小年纪便成了哲学家。
所为何来?因了这个问题,使我对自己所从何来有了兴趣,想弄明白我到底来自哪里,才会产生那样的问题。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连串的:如果不该来这里,按理又该去哪里。或者我曾经的希望又是哪里。而去了别处又会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当年对自己此生的第一步路,是极其失望的。来前有所希冀,但愿望落了空,局面又非自己能左右。
几十年后的今天,回首后来迈的步子走的路,也无不如是。很多时候都没有做选择,顺势就过来了。而当时以为在做选择的,今天看来也不是真正自己在选择。在阴差阳错中,混混沌沌中,被时间推着走,从起点到落脚点,看不清是前行还是回归。但隐隐中,又仿佛有一个指向。
2.
一直被中国的典籍牵绊着,很少阅读西方的作品。许多年来常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谈论,听熟了一些大名,如博尔赫斯,里尔克,西尔维亚普拉斯,等等。但对其作品则一无所知。自己常以为憾事,毕竟不希望自己的识见阅历有偏颇,于是买了一些书堆在那里,预备闲暇时来看。
生命足够长,时间也足够多,可心却常被塞满。一天并不能看得几页书。比如我到现在没有读过《浮士德》,只记得某年把序诗看完了。这也是我的选择吗?
我很佩服的一位朋友叫张远山。他在人生的某一年,给自己定了十年读书的规划,把古今中外的书,从头到尾撸了一遍。十年后开笔写作,智慧灌注,粲然生花。
这么清晰坚定的选择,又是如何做出的?是他自己的选择吗?
3.
有一天,我终于拿起博尔赫斯的文集,翻到《小径分岔的花园》。开头的叙述很烦乱,看了两页我就放下了。又过了几天,我决定耐着性子看完。小说并不长,很快我被后面迷宫的情节迷住了。我才知道,博尔赫斯对时间的思考与了悟,远超凡庸。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小说家,他是得道高人。他用迷宫的意象,给世人揭示了现实与可能的错位与交叠。
所谓深刻,就是超越。
4.
人生多岐路,思之泪沾巾。东坡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四十的我,没有不惑。五十的我,也没有知天命。我们和圣人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现在的我但愿能在余下的时间里,把一些问题想明白,看清楚,给下辈子多储备一些信息,不至于继续迷茫沉沦下去。
我知道有一种状态叫"恍然大悟",我期待它能在今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