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淬就一支笔

2021/1/27


                      铁水淬就一支笔

                           沙月


如果有一支笔,是在钢炉的铁水中淬炼出来的,那么,辉煌与铿锵,是否就是这支笔的笔语?刘金华,在武钢炉火前炙烤了44个春秋,为武钢写下了千百万计的文字,展现武钢形象、讲好武钢故事,在钢材铺就的“武钢大道”上,他,一个武钢宣传人,他愿意做这样的一支笔。

在我的面前,除了他打印的书稿《钢铁竹枝词》,还有许多关于武钢的文字。我首先翻阅了后者,趟过上百万字的钢铁河流,立于武钢彼岸,才郑重打开前者的。我怕读不懂作者,读不懂武钢。在武钢面前,我理所当然的敬畏;在武钢史诗面前,我更是发自内心的膜拜。

建成武钢,是毛泽东在新中国亲手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第一个举中国之力,横空屹立在神州大地上的钢铁企业,武钢被誉为“共和国钢铁长子”。

在武钢一支笔还没有长大,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就守在了炉台工地的出铁口前,看新中国“钢铁长子”的第一炉铁水诞生。多少年以后,我们在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多次看到这个历史性的伟大时刻。武钢的第一炉铁水,是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这以后的日子里,武钢以令举世震撼的速度,代表中国工业迅速崛起,在世界现代化工业格局中独占鳌头,使得大武汉成为全球现代化的地理标志之一。

这样的武钢,和共和国史册一样,有着浓墨重彩的辉煌,被一代又一代的武钢人记录了下来,用各种文学形式来展示。据《钢与火的缠绵》记录,反映武钢人文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有新诗诗集,有散文集,有中短小说集,有培养无数文学武钢人的《武钢文艺》。

2018年年初,退休后的刘金华,那一枝铁笔,在游历穿越武钢文学之林时发现,武钢近七十年的辉煌,如同一片片彩虹,散落在不同文学样式的林端,熠熠生辉。很多作品所达到的思想和艺术的高度,值得膜拜。但是,已经开始学习创作中国诗词的他,有了新的思考:可否把武钢辉煌写成史诗?可否用中国风的格律诗词来呈现这部史诗?

有思考的刘金华,在湖北东亭诗教基地,遇见了一群人,一群用竹枝词的文学样式讴歌武汉的人。同样的诗词爱好,同样的城市情怀,同样的诗教努力,他很快就融入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并且最快的找到了自己个性的创作方向,用竹枝词为武钢创作史诗。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中国从不缺乏生动的故事,关键是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也从不缺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是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刘金华,这枝武钢之笔,又开始发力了。他和武钢人一起,致力于筑就民族复兴伟大时代的工业文学的诗词高峰。一年下来,他孳孳矻矻,勤力不辍,300多首武钢竹枝词,倾情演绎武钢好故事,写出了武钢史诗的骨气。拜读之时,心潮澎湃,即兴口占一绝:“腕底钢涛裂地来,吟坛铁韵席天开。春秋震撼七言力,竹炼青山子美才。”

竹枝词是一种格律诗,一般采用三平韵七绝的体式,关注当下,关注家园,关注民间,有为而歌,创作触角延伸到每一个平凡空间,每一个生存轨迹。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美誉。历史上,寓居武汉的民间诗人叶调元、罗汉先后以“汉口竹枝词”为书名著书,问鼎中华竹界,创下了“中华四大竹枝词”的历史辉煌,至今依然是人们了解汉口崛起和发展的钥匙。他们和他们同时代的竹友,用竹枝词所搭建的大汉口历史空间,星光璀璨,留下了无数瑰宝。

武汉当代的竹枝词诗人们,自觉地以城市文化建设为担当,以叙事策略为主要艺术表达手段,运用或新创各种绝句艺术手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用竹枝词为城市名片立传。数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经有《武汉竹枝词史话》《汉正街竹枝词》《蔡甸竹枝词》《洪山竹枝词》《大武汉竹枝词》《武汉知青竹枝词》《长江流域民俗竹枝词》等十多部合著与专著成果。竹枝词在武汉,俨然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支轻骑兵。

刘金华采用竹枝词来著作武钢史诗,是有他充分考量的。作为老武钢的一位老宣传人,他看中的还有竹枝词的语言形态。诗歌是要有人去读的。武钢史诗的读者定位,当为武钢产业工人。如果用一般格律形态,太过典雅蕴藉;如果用自由诗,太过朦胧晦涩;如果用打油诗,太过随意轻佻。而竹枝词,自脱胎于荆蜀民歌,就是百姓语言叙写百姓民生,街头巷陌,田间地尾,民生实事,老妪能解,翁孺能诵。竹枝词承袭《诗经》之国风的现实主义传统,用语大多浅易直白。生活的语言,生产的语言,在竹枝词平仄格律的艺术框架里,抑扬顿挫,纵横自在,极尽风流。为武钢的工人朋友写诗,写给武钢的工人朋友看的诗,这应该是刘金华这支铁笔著作《钢铁竹枝词》的初衷罢。

武汉竹枝词诗人是城市文化的建设者,亦是中华诗词文化的承传弘扬者。他们在当代题材上的不断开拓,令人瞩目;他们在竹枝词艺术美学的持守上,同样令人瞩目。

竹枝词是中华诗词的一朵小花,也是最有温度,最具亲和力的平民艺术。作为中华诗词的文学样式,其形式七言四句二十八字,一板一眼,简洁均齐,对称和谐,节奏分明,朗朗上口。竹枝词的艺术美学,在形式上,是借助平仄、声韵等格律来体现的。平仄、声韵等是构成竹枝词艺术形态的最重要的元素。讲求平仄,讲求声韵,是为了追求音律规则的精严与圆融。这一点,是当代华人竹枝词词界的共识。

刘金华在竹枝词的大量创作中,他对于其艺术美学的坚定持守,决定了他比很多人走得远,而且走出自己个性特质的新路子。《钢铁竹枝词》这本诗集的“史诗”价值,妙在铁笔毫巅,可圈可点。300多首钢铁题材的竹枝词,对竹枝词艺术美学形态,做了一个普及版的大众化诠释。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清晰的看到武钢的这一支铁笔,铁画金钩,锋芒砥砺,做了一件怎样的功德。

自己开创一条自己的路,是逆修,逆常规常人常态而动。这一条路,注定了是艰辛的,是曲折的,甚者可能在某一个阶段,在某个气运机缘中别有新悟,会将前面的努力全部推翻,再从零开始。但是,诗心坚定者,绝不会放弃。

刘金华选择了工业题材作为创作方向,他在填补空白,做着前所未有的事情。在这个点上,他是竹枝词文化建设的勇士,同时也说明他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的潜力和空间。

我之见识浅陋,在所拜读的书稿初稿上,不揣冒昧,惶恐不安的留下了近百处圈画,试图为作者修改书稿提供相关思考建议。这种不自量力,惊惧在心,惴惴不可终日。或取或舍,或怨或怒,悉从君便。

                                 2019年8月10日于紫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723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8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04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4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31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9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9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4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51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2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5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