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上高中的语文老师韩老师说过,语文学习中阅读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篇文章,这样对文章内容吸收是最好的,阅读理解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
当时不是特别理解,现在我开始写作,开始日更公众号,开始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的时候,再次想起韩老师说的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文章。
原来我每天看那么多书、文章,收藏了精彩的片段和信息,计划将来写作会用到,结果呢,当我真需要的时候,依然要从零开始找灵感,找思路,主要是自己根本想不起来当时记过什么笔记,这个文章收藏在哪里了,只能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来查找。
后来在一本书中发现了一个理论,能够解释这种情况,这个理论就是“必要难度理论”:
理论是由认知科学家比约克夫妇提出来的,主要说的是:人类记忆有两种基本机制:存储和提取,存储和提取的关系是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储记忆的时候难度越大,花费的精力越多,将来知识提取的时候越方便快速;存储记忆的时候非常容易,就像现在网络工具,看到好的理论、概念、文章,一键点击收藏就完成了,参与者根本没有花精力去读这些内容,更不用说将这些内容吸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在提取知识的时候,更不想不起来,也很难用起来。
其实这个方法,费曼先生也曾经提到过:把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用自己的话记录最精髓的地方就是在于“倒逼思考”,因为当你用自己的话记录读过的文章、看过的电影,就是因为有了思考的过程,才会理解自己当时写的是什么意思。
很多时候,大脑中的想法是跳跃的、零散的,只有把思考的内容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有逻辑,也就是把模糊的想法转化为清晰的语言文字。这个时候对笔记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再次应用的时候就会非常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