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渴望心灵成长,如果你想了解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如果你是一位母亲/父亲想在亲子教育上获得更多启发,推荐你看看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为何家会伤人》,定会给你很多启发。
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形成一辈子的影响,如果小时候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爱与自由的满足,那么长大了就会在我们性格和生活模式上体现出来。严重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健康。
小的时候在面对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或者缺失的爱时我们无法提出抗议,但是长大之后我们有能力去探索与化解那种原生的创伤。我们也能通过学习与了解,在未来面对自己孩子时能不重滔覆辙。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吧。
内容:
本书从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很多真实的案例来分析那些看似不正常的生活状态背后真正的原因,轻松易懂。
父母看成长中的孩子:
孩子生病、小考考的好大考考不好、迷恋网络、追星、忧虑症、不想上学、甚至自杀……这些现实中的问题令很多家长都头疼不已,明明很爱自己的孩子,明明希望孩子能越来越好,可为什么孩子会变成现在这样呢?
其实这背后正是孩子在成长过程父母不正当的爱与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因为溺爱,有些是缺少关爱,有些人父母关系不好,有些是父母太强势对孩子施加的压力太多……时间长了父母不知所措,孩子却深受其害。
成年后看自己:
有些人找男/女朋友找来找去找不到自己合适的,有些人在亲密关系中充满的控制欲,有些人相互一见钟情很快结婚又很快离婚,还有我们中国式家庭常见的婆媳关系……
作者说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各自原生家庭的痕迹,这种从原生家庭亲子关系中带有的亲密关系相处模式,最后都会不自觉的体现到恋人/夫妻的亲密关系中,而且会不断重复。
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不妨去看看这本书吧。
我的观后感:
心灵健康虽然重要,但是在我们中国却并没有获得多少人的重视。甚至到我大学毕业时都从未在学校里接触过心理咨询。
我第一次正式接触是毕业后在一家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任职心理测评员,经过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培训后,给在那边补课的学生进行考试前的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考前焦虑。
后来也和一些和父母关系比较紧张的孩子聊天,那时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孩子都不愿与父母沟通,有些觉得父母管的太严,有些觉得父母不管自己。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位小学1年级的小男生,时常躲起来,把自己关在黑漆漆的柜子里,其它人找他都不肯出来,只有母亲来找他才肯出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是那位母亲因为平时太忙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孩子是通过躲起来的方式以获得母亲的关注。
可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除了给孩子提供好的特质生活,好的学习环境,也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
那时候我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自己本身也并没有做母亲,所以没有感同深受。等到我参加过一次心灵成长的培训课程之后,才深刻意识到小时候母亲不在身边的那段时间给自己带来的不安全感。那次在培训老师的引导下,自己狠狠的痛哭了一场。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对心理学产生的浓浓的兴趣。虽然以前也看过一些心理学的书籍,但是有关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有很大影响第一本书却是《透析童年》,那本书也触到了很多我内在的神经,有时候看到某些章节不免要哭一下。
就这样看着哭着,对自己便有了更多的了解,自己的性格和不安全的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对父母也有了更多理解,其实在父母那一代对于心灵健康的关注更少更无知,有时候看到母亲有些像小孩子一样的闹脾气,便会在意识上先认识到其实母亲身上也有很多原生家庭留给她的创伤,她只不过在自己的婚姻、亲子关系中重复着而已。
今年看了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国》,对自己身上表面出来的一些特质便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印象最深的是很多年前被老板训斥一顿自己大哭时的样子,那时的自己脆弱的不要不要的,却也是自我认知不够,安全感不强,说到底也和童年时期母亲没在身边有关。
《为何家会伤人》也是一本给了我很多心灵启发的书,触动最深的是对亲密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婆媳关系
作者说其实婆媳关系究其原因是做母亲的害怕失去自己的儿子,母亲把亲子关系放在了首位高于夫妻关系,但是在一个家庭中我们应该要认识到夫妻关系才是首位,这并不是说不爱孩子。只是孩子长大了毕竟要独立过自己的生活,做父母的应该要适时放手。
恋爱关系
作者说,一见钟情者虽然也有因为激情相互吸引,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因为一见钟情者符合自己对于理想型母亲/父亲内在的心理需求,平常爱情也一样。
恋爱关系对于童年错误的修正作用
作者说,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单身,第一次是分娩,第二次是恋爱。
亲子关系是天赐的,好父母也罢坏父母也罢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而恋爱关系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的人生才有了意义。
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其实我们无意识中把恋爱当作治疗,以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是恋人多是我们选择的理想父母,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或多或少藏着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
如果治疗获得成功,不仅童年的错误得以修复,我们还会真正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这是人格成长的重要一步,也是与家分离的最后一步……
这听起来与小说中的爱情完全不一样,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爱情或许更能帮助我们处理亲密关系。
以前我觉得关注心灵成长,把自己现在的状态对照到儿童时期的成长经历是太过于矫情,就拿我妈曾经的话来说,身边那么多人和你有着一样的成长经历怎么没见别人说有什么不好呢?
但是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儿童时期的成长经历确实对自己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我越能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就越能通过改变获得内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