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能比一曲悠扬的苏格兰风笛曲能更快的将人带入仪式感的状态。又是一年新生开学典礼,台下坐着制服笔挺的新生和他们的父母们,老校长讲话致辞,全体新生起立回答四大立校之本,也是其校训——传统、荣誉、纪律、优秀。随后校长介绍道有一位老师本学期将担任新生的英语诗文老师,应声一位绅士起身,淡定的笑容,彬彬有礼,含腰致敬。是那种得体且舒服,但人群中转眼即忘的角色。
然而,看完这整部影片,我想我不会忘了这个名字,基丁老师。Mr.Keating.
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老师的授课,基丁老师课堂状态是不一样的,他初次见面的自我介绍开场白便以思想巨人自称,让同学称他为船长。第一节课上,他教同学们抓紧时间,因为百年之后,每个人都什么都不是只是一捧花下之尘。看到那些多年前优秀毕业生的照片了吗,他们每个人眼里都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就像现在的你们每个人一样,没有太多区别,不是吗?可白驹过隙,他们现在都死了,只留下Carpe diem这句戒律隐约在大堂回荡,在告诫着每一届新生们...这生动的一课让一些同学种下了信条的种子。
第二堂课,基丁老师让同学们把教材上的前言全部撕去,一些同学立马粗犷的一把扯掉,一些同学瞻前顾后完比着尺子小心的割裂着纸张。为什么要撕去教材前言?因为前言作者鼓励以一种标准化的东西去评价诗歌,基丁老师评价其是“学院派的进攻”。没有标准!每一个人现在开始需要学会自己思考,去学会欣赏文字和语言。基丁老师故作神秘的蹲下来,让同学们围拢来,娓娓道出一个秘密,也是全剧最打动我、浪漫至极的一段经典台词: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
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
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
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
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
但诗歌
美丽、浪漫、爱情
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因为生活这幕伟大的戏剧在继续
你可以为其奉献一首诗
因为生活这幕伟大的戏剧在继续
你的诗
会是什么?
What will your verse be?
在纪律森严的名校中毕业,这种诗人的思想和气质,是被压迫出来的呢,还是天生使然?这样一位老师的成长史会是怎样一番图景?我好奇,同学们也好奇,于是死亡诗社缓缓的被揭开了面纱——原来在基丁老师还是一名学生在该校念书的时候,成立了一个诗社,诗社的每个成员都以死亡诗人自称,死亡诗人致力于吸取生命的精华,这群浪漫主义者定期在山洞聚会,轮流朗读名家好诗。一开始听完,想着明明是个活动这么阳光的组织,为啥偏偏取名个这么阴森的名字。后来转念一想,吸取生命的精华,可以的,谁又不是呢,想吃好吃的食物,穿好看的霓裳,读经典的著作,游瑰丽的风景...深层次来想,其实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也可以理解成吸取生命的精华,每个人茕茕孑立在世上,不断吸取生命的精华直至死亡,似乎也有点如蛆虫般的阴森呢。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着努力着,可少有人从这个角度察觉。就像第三节课基丁老师鼓励大家都站上讲台,旨在时刻提醒自己必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第四节课,基丁老师带领同学户外运动,说运动是一个让其他人把我们推向极致的机会。一些同学淋漓通透的在足球射门的动作中吼出了手上的诗。第五节课,基丁老师因材施教的激发了一位内向同学的诗歌创作潜能,而对一位玩世不恭的外向同学做出了简短但中肯的评价。第六节课,基丁老师通过每个人走路的姿势和状态,升华到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的步伐、步调、任何方向,不管自负也好,愚蠢也好,怎样都行。一些同学走路的姿势很浮夸,一些同学甚至敢于站在原地,说是在行使不走路的权力。
基丁老师始终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
一些同学开始有所改变。一位早已单相思坠入爱河的男生开始了他的女神追求之路,鼓起勇气拨打电话和去她班上送花念诗;一位校报编辑在校报里编辑入了自己的不合学校办学理念的想法,在全校集会的时候上演了上帝来电的一幕。而一位被父母给予厚望成为一名医生的男生,在发现原来自己那么热爱演戏,又演得很好很有天赋的情况下,因为无法违抗父母的命令,不堪重负不能让父母失望而选择了自杀。基丁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校方的对外口径是基丁老师在课内课外滥用了一个老师的影响力,直接导致了这个年纪的学生的一系列非理性行为。基丁老师被辞退,校方没给他留任何尊严的扫地出门。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之前看过另一部影片《神奇队长(Captain Fantastic)》,片子里父亲对子女的私塾模式精英教育,与社会格格不入但又有不可否认的正确性。父母孩子的教育,到底要追寻一个怎样的逻辑,对孩子放任不管,又怎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去给予孩子明辨是非之眼呢?对孩子管教甚严,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是是思想上的延续吗?
即使年幼如孩子,但他们也都是死亡诗人。
所以给出选择,给出更多的选择,然后化身为催化剂。
每一堂课,我提到的都是一些同学。也正像在最后为基丁老师送别时,也是一些同学站在了课桌上,一些同学还是坐着的。别早早的为这些站着的同学鼓掌,坐着的同学也同样值得喝彩。因为这就是永远服从正态分布的人群,你无法取悦所有人,你也不能让所有人都思你所想。有些人觉得站队基丁老师是利己,就自然有人会觉得不站队是利己。但无论如何,心中有着“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一根弦,这就是很好的状态。然而很多老师做不到,更多父母因为身份的问题更是做不到。
所以基丁老师并没有把传统、荣誉、纪律、优秀这四根立校之柱砸得粉碎,而是提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我赞美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选择之间没有孰优孰劣,只有哪种选择更适合谁。同时基丁老师是一剂催化剂,你认同,你有对此的激情,你觉得合适自己,你想这样去活着,就去做好了。利己生活方式的最大化,吸取生命的精华,如死亡诗人一样,活的深刻。
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Keep real.
@小林赋声
2017年7月2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