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推荐阅读《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1.豆瓣评分8.1分;
2.身边的人不知如何表达自己脑海里所思所想的内容;
3. 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遇到问题,或者与别人沟通,都难免需要理清思路,本书可以为你提供理清思路的方法;
二、为什么推荐你阅读这篇文章?
1.你无法短时间看完这本书;本书共计312页,4篇合计12个章节,若不是真正爱书的人,很少愿意在业余时间静下心来好好阅读一本书;(内心os:休息日,玩游戏、煲剧、看电影,不香吗?)
2. 身边有人看过这本书,或者看到有其他平台推荐过这本书,想具体了解这边书到底讲了什么东西;(内心os:可恶,被他装到了;)
3. 即使你看过这本书,看完之后,似乎无法记得这边书具体说了什么;
那么接下来,跟着我来,带你打开这本书,迎面直击《金字塔原理》的精华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P13)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会自动将发现的所有事情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
(P15)米勒认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性容纳约7个以上的项目。有的人kennel一次能记住9个项目,而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如果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者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P17)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理清表达思想的顺序,写出条理清晰的最重要的方式,而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P23)检查你将思想分组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你是否能够用单一名词表示该组的所有思想。组织思想基本上至少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P35)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步骤如下:
画出主题方框:在方框中填入你要讨论的主题;
设想主要疑问:确定文章的读者,将要面对那些对象;
写出对读者疑问的回答;
说明“背景”:你需要证明,现阶段你能够清晰论述该主要的疑问和答案。具体做法是:把要讨论的主题与“背景”相结合,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
指出冲突:例如发生了某种意外,出现了某种问题,或者出现了明显的不应当出现的变化;
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P40)自下而上法:有时你无法准确确定要讨论的主题,又是尚不清楚读者头 脑中的疑问,又是则无法确定读者想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向下移动一个层次,从关键句层次上着手。具体步骤:
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的要点;
找出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得出结论。
(P45)实际上,如果读者在阅读的最初30s内还不能清楚了解你的全部思路,你就应该重新写这篇文章。
(P49)如果是写文章,就是写序言,如果是演讲,就是开场白:文章的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也就是说,序言必须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
(P50)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完了某篇文章的一页半内容,却忽然发现自己其实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这就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抛开自己头脑中原有的其他思想。
如果读者事先并不确信会对你的文章感兴趣,那么要想将所有其他思想抛开,专注于你提供的信息,对读者而言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了让读者轻易抛开其他思想,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即利用未讲完的故事所产生的悬念效果。
(P68)写文章通常是回答以下4类问题:
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做(将如何做/是如何做的)?
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P81)演绎和归纳的区别,演绎: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归纳: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起共同点(或论点)
(P84)演绎推理可以是以下三个步骤:
·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 解决问题的方案。
(P86)由于演绎推理非常繁琐,我建议在关键句层次上尽量避免使用演绎法论述,尽量用归纳法取而代之。为什么?因为归纳法更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P88)根据我的经验,最好先说明行动,后说明原因,因为要采取哪些行动才是读者最关心的。
(P95)用归纳法时,必须具有以下两项技能:1、正确定义改组思想。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共同点的名词;2、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不属同类、不具共同点)的思想。
(P97)总而言之,演绎关系的建立,要求推理过程中的第二步对第一步做出评述,并推导出一个结论。归纳关系则基于句子的结构。作者必须发现各个句子主语或谓语之间的相同点,并根据这一相同点得出结论。
第2篇 思考的逻辑
(P104)大脑的归纳分析活动只有以下三种:
确定前因后果关系;
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组成整体
将类似事务按重要性归为一组
(P106)时间顺序可能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的逻辑顺序,因为这种顺序是将思想分组时使用最广泛的。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你要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行动。
(P114)分组的MECE原则,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1、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mutually exclusive)、相互排斥、没有重叠。
2、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collectively exclusive),没有遗漏。
(P121)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者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如组织结构图,关键成功要素示意图等。
(P124)重要性顺序:明确指每组中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具有共同特性,确保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项目(思想、观点、问题等)列入该组。在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最具有该特性的问题排在第一位,即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P128)当你遇到任何一组归纳性思想,需要找出其真实意义时,一定要先快速一遍该组中的所有思想。你能否发现某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如果不能,你能否发现这种分组的基础(过程、流程、结构、类别),并采用某种逻辑顺序。
(P129)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思想的提炼、概括。因为,上一个层次的思想实际上都是从下一个层次的思想衍生、提炼、总结出来的。
(P134)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P135)虽然某些行动性思想可能分属不同层次上的原因或结果,但是所有的行动性语句看起来都相似,都可以用“你应该......”或者“我们将.......”之类的词开头,然后接上一个动词。
还有一些帮助你理顺思路,轻松表达的技巧:
· 在将各行动(步骤、流程等)联系起来之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组合,尽量将每一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第3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P165)提高咨询报告效率的秘诀是:
界定问题
有条理地搜集和分析数据,转换成金字塔的形式
(P166)判断问题是否存在,通常要看经过努力得到的结果(现状),与希望得到的结果(目标)之前是否有差距。
可以按以下逻辑顺序排列的问题寻找答案:
是否有/是否可能有问题(或机会)?
问题在哪里?
为什么存在(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做?
界定问题——结构化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P172)需要确定4个要素才能界定问题,并由此寻找解决方案:
切入点/序幕
困扰/困惑
现状,非期望结果
目标,期望结果
(P186)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P214)某咨询公司要求其员工进行“立论分析”时应遵循的步骤:
从客户的问题入手
提出主要论点和次要论点
提出假设
确定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的资料
分派任务
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检查结论和建议的有效性
第4篇 演示的逻辑
(P220)写作长篇文章时,在页面上呈现金字塔层级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
· 多级标题法
· 下划线法
· 数字编号法
· 首行缩进法
· 项目符号法
(P241)ppt演示文稿的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最基本规则:
· 文字幻灯片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尽量简洁;
· 演示文稿应该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相配合;
· 演示文稿应该呈现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P242)文字和图表理想的比例是,图表占90%,文字占10%,其各自的作用是:
说明演示文稿的框架结构(文字幻灯片)
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或者要采取的措施等(文字幻灯片)
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
(P243)清楚你要演示的内容,决定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应牢记一下指导性原则:
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
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标题性语言
文字应尽量简短
使用简单的词汇和数字
字号应该足够大
注意幻灯片的趣味性
用逐级展开呈现,提高趣味性
更多读书笔记,请关注公众号「艾奇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