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起,生鲜电商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满天繁星,随后流星雨滑落,16年的夜空只剩下寥寥几颗。
一、生鲜市场出现过那些电商
笔者所了解的有:爱鲜蜂,京东到家,我买网,天天果园,顺丰优选,沱沱工社,本来生活,社区001,本来便利,小农女,1号店,青年菜君,多利农庄,优菜网,鲜直达,易果网,菜到家,卖菜网,依谷网,许鲜网,等等,还有好多还没了解就烟消云散的。根据统计,仅2015年进入生鲜电商市场的公司就有34家。只是好景不长,然而除了巨头(尤其是BAT)自己做的那几家,其余的倒闭的倒闭,关门的关门,近一半刚刚试水就被淹死。
再来看一组数据:
2014年底,阿里巴巴千万美元级投入易果生鲜。
2015年5月,京东联合SIG、锴明资本7000万美元投资天天果园;8月,京东又以43.1亿元人民币(约合6.8亿美元)入股永辉超市。
2015年10月,百度联合泰康人寿2.2亿美元,投资中粮我买网。
2015年12月,香港九阳拟出资3,000万美元对本来控股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香港九阳将持有本来控股3.82%的C轮优先股股份。
一边是尸横遍野,一边是资本大量流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生鲜电商的火爆与两极分化呢?
二、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这个问题分为两个:1,为什么资本还要大量流入?2,为什么生鲜电商死亡率这么高?对于第一个问题不难理解,因为市场存在巨大潜力,生鲜市场依旧是块大蛋糕,吃是刚需啊。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要着重研究下。正常模式应该是这样的:顾客下单,接单,配,送。
顾客下单很明确,对象就是顾客,接单这一方面问题就来了,到底谁接单,如果是商家接单,那么平台就要和一批商家签约,最主要的问题如何选择这些商家才能保证货源的品质,自己去买,买了不好的东西,自己吃亏,然而平台订单获得劣质生鲜商品该找谁,平台?商家?另外,怎样才能签约这些商家又是一大难题;
如果是平台接单,那么接的单要发给谁?生鲜供应商,供应基地(自建还是签约)?亦或是自建供应仓储系统,进行配送,无论哪种方式存储运输都将极大提高成本。
冷链到底能不能建立起起来?答案是肯定的,简单比方,阿根廷的牛肉为什么可以运往世界各地,海上冷鲜船的发明解决了这一问题,当单冷链可不仅仅是一艘冷藏船,一辆冷藏车就能解决的。对于生鲜市场,如何保证各环节都能保鲜方面成了一个难题,也就是说如何建立一套系统的冷链或将成为核心竞争力,成本自然不会低,但是对于一个创业或者没有巨大资金支持的生鲜平台来说,这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许多公司采用了第三方运输的方式,成本高,而且容易出现“断链”,那么对于这些群体如何解决保鲜、配送问题成了前进的阻碍之一。
送,由谁送?平台自建配送人员?别人的配送员?众包?商家自送?前面三个都有但是都出现问题,第一个自建配送人员,额外成本;第二个别人的配送员,你如何去捆绑;第三个众包,概念很好,好几家大头尝试过后放弃了,显然方式上肯定需要创新;至于第四个,基本可以不用考虑。
模式方面的问题研究完了,我们在探讨探讨生鲜本身的问题。首先,蔬果类是分季节的,这本身就降低了用户粘性,如消费者对某一产品忠诚度极高,但是如果在这一产品质量稍有下降或销售季过后,消费者随之流失;其次,蔬果本身而言很难鉴别到底是不是客户想要的,一些来源不明的水果,经电商的包装与宣传后,就成了来自产地的“高品质有机水果”。更有甚者,供应商拿南美猕猴桃冒充新西兰奇异果,用国产大樱桃冒充美国车厘子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供应,大多生鲜公司死在了这上面,大型供应商合作困难,小型供应商不愿意合作,而在设备上,国内没有商业化的农场配备,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北京京郊仅有5%的农场配有标准化生产的设备及大棚管理设施。
三、生鲜市场到底该怎么做
对于小型公司,或者刚起步的公司并不建议直接着手于建立冷链,一方面出于成本考虑,另一方面出于规模需求考虑。生鲜在市场上也是有卖的,我们也许可以从他们这边入手,对于美团,“叮咚,您有新的美团外卖”然后商家准备食品,骑手过来拿,送,那么为什么生鲜不能采用同样的形式呢?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供买家和卖家交互,平台要做的就是找到“骑手”去送货,“骑手”成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再采用一些措施,比如评价系统来制约商家和“骑手”的品质。在没有互联网形式时,难道生鲜就不存在吗,显然不是,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确的问题是如何用平台省去用户自己去买的过程。
四、结束语
生鲜市场依旧火热,究竟怎样的模式才能存活下来,依旧有待探寻,从京东、百度、包括天猫,苏宁的态度来看,这块蛋糕或许会有人切下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