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独行》是2016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贾平凹。贾平凹想必大家都并不陌生,他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曾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以及矛盾文学奖等数十个国内外文学大奖。就是这样一位高居文坛的文学家在《自在独行》里通过文字向读者展示出他在日常生活中,细腻敏感,叛逆而又不失淳朴的本性。
贾平凹先生素来喜欢安静独处,不喜无谓冗长的客套应酬,最怕有人来敲他的房门。而让他觉得最自在的,是独自行走于西北大地,或独坐在自己书房的案牍前。对于贾平凹先生来说,他的热闹不在于三五成群推杯换盏,而是在市井的深处,融入在最朴实平淡不过的生活里做个安宁自在的观察者和思考者。
其实促使我买下这本书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个多么有名的大家,而是它的名字,以及封面上“写给每个孤独的行路人”寥寥数字。这里的孤独行者并非指生活中孤僻不与人交往,而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或许都有这么一个孤独的行者,它存在于隐秘当中,观察和思考着,它包裹着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自我,所以这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懂得。就如同“感同身受”这个词,说起来太容易,但做起来却是极难的,何其有幸,人生中才能遇到真正互相懂得的人。就如贾平凹先生在书中这般写道,“好多人都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这本书便是他写给那些跟他一样孤独前行的人们。
《好读书》
“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下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凡尘事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亢不俗不谄。”
书读得还不够多,所以还未达到绝权欲,弃浮华的境界,依旧常常被各种人事物欲所累,会生气会懊恼。但是,每每在心情浮躁不安的时候,拿起一本书看一看确实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所以,读书的时候的我,完全“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
在这篇文章中的贾平凹先生认为,好读书的人大多无钱、无权、无健康。细想起来也不无道理。无钱,也不失为事实,世界哪有单纯靠读书就能赚钱的工作呢?单纯靠读书的工作应该很难赚大钱的,要不然福布斯排行榜怎么不见有因读书而上榜之人呢?无权,读书之人是否无权还为未可知,但是有权之人倒总是希望自己多读些书,让自己显得品味高卓一些。置于无健康,常年趴伏于案牍的人,总是或多或少有些许病痛或不舒服吧。
说到好读书,倒令我想起另一位有趣的好读之人,那便是梁文道先生。他作为嘉宾出席《奇葩说》的时候就有跟大家讲述自己年轻时和人约架的地点就在书店附近。这样的精神真是可敬客赔呀,这肯定可以算作真正好读之人了,所以,像我这般程度的人还是乖乖多读几本书去吧…
但光埋头苦读必然是不行的,双耳不听窗外事,双眼不见身边人,也就只有饿死的份了。即便如贾平凹先生这般文学大家依旧得应不愿应的门,忍受不愿忍受的门铃声。
好读书的人即便无权无钱无健康,但是依旧对书爱不释手,因遇到一本好书而感动不已,因一本书全然不知所谓而义愤填膺,会因为看到有人抨击自己喜欢的作家或书而暴跳如雷,会因为与其他人的见解不同而争辩到面红耳赤,过后转念一想又不无道理,由此对这本书便又多了一个层面和角度的见解。
在读书这件事上,每个人都被赋予了最大程度上的自由。我们完全可以只读一位作家的书也无人有权说你狭隘;你也可以什么都看一些,人们会觉得博闻广识;不喜欢的书可以看了几页就束之高阁,而过一段时间想起它来再拿下来掸一掸灰重新开始也无妨;喜爱的书可以一遍一遍的翻阅,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痕迹也不会被嫌弃。没有人会强迫你必须要读怎样的书,也不会有人置喙你应该怎样读书(当然即便说了也不一定会听)。至于读过书之后收获些什么,那就更因人而异了,文字的最大的魅力所在便是世界上永远没有一条标准可以去规定每个人读完一本书必须明白些什么。它本身就是个悖论,一篇文章,每个人看到的字、字数、行文、措辞都是一般模样,而是因看它的人不同,而生出千种万种的奇思来。
《生活一种》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是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女儿争捉之笑。”
一株柳树在贾平凹笔下就犹如一位贪恋凡尘风姿绰约的仙人,让我不禁深深地怀疑,在他的眼中世界是否与我看到的截然不同。
爱写之人,起码都会有一颗感性的心,而写得好,可以称得上文学家的人,那更要敏感多思许多吧。要不然古往今来又怎会有那一篇篇瑰丽之作?岂不是人人都会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绝句了?
《人病》
“我遇到任何难缠的人和难缠的事,一句‘我患了肝炎’便是最好的遁词。妻子说:‘你总是宣讲你的病,让满世界都知道了歧视你吗?’我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若不让别人尴尬,也不让自己尴尬,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作践。比如我长得丑,就从不在女性面前装腔作势,且将五分的丑说到十分的丑,那么丑中倒有它的另一个可爱之处了。”
“病人”“人病”,住在医院里的是病人,而在医院栅栏外的是人病。贾平凹患肝病之后原本经常来拜访的朋友也不愿来了,和熟人吃饭后碗碟全被摔碎了,人心的变化就是如此迅速,原本门庭若市如今门可罗雀。当一切安好之后,那些之前消失得人又会出现煞有其事地关心慰问起来了。趋吉避害乃是人之常性,当突逢变故时,才是看清身边哪些人可以共患难,而哪些人也就值得平时偶尔寒暄客套一下了。这或许就是这场病唯一的那点好处吧。
如今大多很难有机会像这样,独自一人到处思考行走,走一走,停一停,思考一下,驻足写一写,将人间百态变为文字,将自己喜爱之物落在纸上,一花一树一石一叶,皆可成文章。而我们更多能做到的或许就只有找个安静的独处时间,一个人看一本书,看一部喜欢的电影,写一写东西,或者什么都不做发发呆,亦或内心思绪翻腾…这也许勉强也算作自在独行了吧…
如若有机会可以暂时从工作和生活中走出来,去陌生的地方游览一番,很少会为了马不停蹄赶行程而让自己的旅途疲惫不堪。睡到起床,在居住的周围找一家早餐店,然后或有目的或随便闲逛,走累了就停下来歇歇脚,让自己跟随当地人生活的步伐,也不失为另一种感受这座城市的方式了。当然,这样的机会自从毕业回国之后已经少有了,更多的时候,会独自待在房间里,看看书、给朋友写信,享受这难得的片刻安宁。
题外话:书中还有许多值得去读值得去品味的地方,下面摘抄了几段自认为不错的文字。
《奉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为生命,是有其自信和自尊的,一旦宁可牺牲自己的自信与自尊去奉承,那就有了企图。企图可以硬取,刺刀见红,企图也可以软赚,奉承为事。”
《说花钱》:“若将每一张钞票当作一部小说来读,都有一段传奇的吧。”
“有了自己钱的,做了强人的女人,实指望一切要主动,却一切皆不主动,尤其是爱情。”
《说孩子》:“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不必担心没有你的设计儿女就一事无成,相反,生命是不能承受过轻和过重的,教给了他做人的起码道德和奋斗精神,有正规的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有社会的大学校传授人生的经验,每一个生命自然而然地会发出自己灿烂的光芒的。”
《说房子》:“世上的事,认真就不对了,不认真更不对,执着不对,一切视作空也不对,平平常常,自自然然,如上山拜佛,见佛像了就磕头,磕了头,佛像还是佛像,你还是你——生活之类就该少下来了。”
《秦腔》:“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商州又录》:“一生都在山路上走,只有这一次竟不走路啊。被抬着,娘生她在这个山头上,长大了又要到那个山头上去生去养了。”
《白浪街》上的人间百态:“不研究行情,夜里睡得香,心便宽;不心重赚钱,茶饭不好,却吃的及时,便自然体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