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的公交车,人挤着人,人多到你就算不拉扶手都不会摔倒,我眼皮子底坐着一位小哥,正抱着自己的双肩包,捧着厚厚的一本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读得津津有味,在这充满社会风气的公交车上,真的算一股清流了。<br />
我旁边站了一个小姑娘,一只手紧握着椅背,一只手和小姐妹发着微信,不亦乐乎。我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她的手机,“跟你说哦,我前面有个小伙子在公交车上看书,好装X。”
逛逛悠悠的公交车上,捧着一本2斤的书,真的能让人觉得是在装?
我估计大多数车上人大概只会异类一般诧异地瞟一眼,然后下了车以后都忘记这个人这件事了。可能因为只有所谓“异类”,才会被冠名为“装”。<br />
他要是真的想装,至少应该穿的体面一点。俗话说的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衣服穿得好,第一直观印象就会让别人觉得不一样,就算是奇装异服,也能让人经不住多看几眼。<br />
如果能手执最新iPhone,脖带霸王金链,腰上系着爱马仕,手上拿着gucci包,这一看才是装X的人吗。一下子就能引来身边的贫下中农羡慕的目光,还有资深扒手的注目。
可只是掏出了一本书,那这算装的哪门子呢?
突然发现似乎现在身边真正在读实体书的人,确实是少了。科技的便利带来的好处就是让人能更直观,更方便的获取想要的信息。想起古人都是手持书卷,踱步诵读,朗朗上口;现代人都是行色匆匆,盯着屏幕,不停滑动。<br />
上学的时候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功刻苦。而今在公交车上,只换来“装X”二字。
看到人家在坐车时看书就以为人家在装X?
社会风气,浮躁不定。读书本身是件静心的事情,心静不下来,于是就不相信真的有人愿意静下心来读书了。于是以为在路上读书的人都是在装逼,眼神中透着不屑,还要时不时拉上自己的同伙,集体吐槽一番。<br />
究其“被装X”的原因,是因为他读了“一本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在这个纸质书不大能融入生活的时代,人们多用手机阅读。而且较真来说,在车上看书确实有诸多不便,老师小时候就说,在摇晃的环境上读书非常伤眼睛,而且还容易头晕,加上鲜有几个拿出纸质书阅读的人,被误认为装X也是无可厚非。
在车上看书,谁也不打扰,又装给谁看呢?
在国外,通勤路上看书是很普遍的事情,要知道西方发达国家人民文化程度较高,看书是比较流行的事情。中国人均阅读量只有4.56本,美国是7本,日本是8本,韩国是11本。最多的好像是以色列,有数据说他们年人均阅读量可以达到60多本。<br />
有时候在路上看书,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又想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而已,至于看书的效果怎么样,估计也就那样吧,大多数时候的想法只是不愿意浪费掉车上的时间。
那什么是书中的无形装X,最为致命?
在星巴克,点上一杯用马克杯装的咖啡,在靠窗的座位坐下,衬衫西裤的身影从杂志架上拿下一本《商界精英》,翻了寥寥数页,抿一口咖啡,放下杂志。从公文包中拿出kindle,迎着淡淡阳光,品读起来。
书买来只是静静地呆在那里,那才真是装逼,无聊的装逼。不时能拿出来翻翻,读一页是一页,能看进去多少是多少。有心读书,随处都可以读书,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的,看多看少,不在一时。
看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一辈子,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