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东坡词,缘于中学课本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悠悠思古之情,又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伤情调,词人被贬时期有志为国却不能施展抱负的情绪流露出来,或许是对自己功业无成白发已生的感慨,但词写得极为豪放壮阔,令人心驰神往。
再识东坡,已是多年之后,虽未历尽沧桑,却也与少年心境大不相同。循着历史的足迹,从东坡词中体味词人的豁达乐观,感受他的流离岁月,感怀他的一生遭际,三次贬谪,三重境界。
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开始他也曾“怕”过,甚至打算投江自尽,但是到了黄州之后,自号“东坡居士”,躬耕东坡,随遇而安,处之泰然。《定风波》一词中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由“怕”到“谁怕”,这时他的心境已然是豁达开朗,坦然面对眼前诸事,此乃第一重境界。
第二次被贬惠州,蛮荒之地,但他的心境相比第一次是更加平静的。《惠州一绝》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比“谁怕”更高了一重境界,东坡先生的旷达乐观显露无遗,从多种美食佳肴以“东坡”来命名,我们不难看出,他在遭遇人生逆境之时从未想过消极避世,反而是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去适应,去改变,此乃第二重境界。
苏东坡一生仕途屡屡受挫,颠沛流离,但他从未想过隐居避世,一直是关心国事,心系百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在杭州为官之际,治理西湖,“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皆是东坡手笔,关心百姓疾苦,诊治时疫,深受百姓爱戴。
然而在朝为官必是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纵然是忠心不二,一心为国,党争却是无处可躲,挣扎浮沉之际,晚年再次被贬儋州,他的人生已是到了第三重境界。
他本来是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心态,然而到了当地,又是另一番情境。他调侃自己原本就应是海南人氏,只是生在了川省,真是顽固的乐天派。“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的境界已然是“此心安处是吾乡”了。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把这三次贬谪当作人生功业,作为自己的一生总结,确是人生成长的最好范本。
东坡先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书法作品也是精妙绝伦,更是文人画的引领人,达到很高的美学标准。诗词、书法、绘画均当称绝,给我们带来精神养分的同时,感受他的心路历程,更是一种人生启迪。
人生道路的风风雨雨如何面对,词人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个沉着豪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人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淡然、洒脱、大气,这就是苏东坡,千年一叹,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