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班里一个优秀的学生,只考了六十几分,我惊讶地看了几遍成绩才相信那个名字的确是她。马上调出卷子,看她的答题情况,当看到作文的时候,立刻就明白了这不单是学科的问题,一定有深层的心理问题。
卷子上的批掉的痕迹代表对自己的否定,否定一次两次三次,最后时间就没了,于是作文未完成,60分的作文,平常最少45分,但是现在只有18分,一个学科的滑铁卢带来的是总分的全线崩溃。
我意识到这不仅是学科的问题,一定有深层的心理危机,这个时候不干预,后面这样的现实一定会重演。于是我找她聊。当我给她分析划痕的意义代表自卑时,她先点头然后开始无声地哭泣。
学生讲她家里有个残疾的哥哥,童年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总是说她不如哥哥,总是批评她,否定她,打击她,加上小学时的她很胖,她很自卑很自闭,成绩也不好。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只是她现在已经没力气吵了,会主动休战。
一个总是被否定的孩子从哪里获得自尊和自信呢?这样的崩溃迟早会发生,而我们的父母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明白这一点。
2
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最大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请您欣赏我。”这个“您”,是她的父亲。有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的这篇文章,给她留言:“深为感动,深为身边有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做女儿的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三毛含泪写道:“等您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您——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才抹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无独有偶,董卿也是如此。董卿回忆起自己的父亲:“父亲对我的严厉和苛刻程度超过一般人的想象。很多人难以想象一个知识分子可以对自己的独生女儿这样苛刻,从小让我不要照镜子,也不让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不能有任何文体活动。”这让她一直很自卑,在节目中谈到父亲都忍不住落泪。
可见,父母的认可对孩子的重要性。
3
学生的委屈与无助,我很明白,在当下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分数成为家庭中不能承受之重,又有几个父母能想到孩子人格培养?但是这个问题却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韩剧《天空之城》中就有一个极端的案例。其中一家的高考生英才成功拿到了首尔医大的入学资格,但是却离家出走,用放弃入学和断绝亲情来报复父母。
父母一味地否定压制打击,让英才自卑胆怯的同时又很疯狂。成为孩子的地狱,毁掉家庭一定不是父母的初衷。但结果就是这样残酷,母亲自杀,父亲离职,孩子自我放逐。当然这只是极端个例,但现实变幻场景之后却有很多演绎,令我们不得不且行且反思。
4
依然记得《正面管教》中的理念,家庭教育应该基于爱和快乐。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鼓励而不是惩罚。仔细阅读这本经典也许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每个孩子都需要价值感和归属感,这是孩子终生寻找的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感到爱和被需要,才能帮助孩子逐渐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并欣赏自己,让孩子自信地走向人生的大路。向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很多,鼓励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在这里首先要区分鼓励和赞扬。鼓励不同于赞扬。平时我们容易把鼓励理解为赞扬。看看它们的区别吧。
鼓励指向行为,指向个人的努力,指向自我的价值感,意在激励和鼓舞,而不是指向人,指向结果,指向他人的认可。鼓励让人自立自信,赞扬则让人变成讨好者。
鼓励应着眼于优点而不是缺点。当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关注15%的消极方面时,消极方面就会膨胀,而积极方面不久就会消失。你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另一方面,如果你把85%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认可并鼓励积极的方面,消极方面就会很快消失,而积极方面就会增长,因为这是你所看到的全部。当你关注积极方面时,对你自己和别人都是令人鼓舞的。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着眼于优点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孩子的情绪对孩子很重要。让孩子感觉好起来远比责难、羞辱、使孩子痛苦效果更好。这也是家长很难认同的做法。家长总是以为惩罚很有效并且身体力行。认为孩子做不好就应该惩罚、批评、教育,做不好还鼓励类似于纵容。实际上这样是不对的。想想我们自己,做不好事情的时候希望別人怎么对待我们,就应该明白孩子的感受了。只有感觉好,才会有动力做好,这是人之常情。
改变思维定势和行为定势的确不易,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代价再大也值得尝试。
经常想想孩子初来世界时的小模样和孩子成长带来的幸福与喜悅,也许会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迷失方向,也许能帮我们找到家庭教育的初衷。让我们学习鼓励吧,或许孩子的未来就会因此而改变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