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是现代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印度青年悉达多曲折反复的修行故事。黑塞的构思很巧妙,他把释迦牟尼的名字悉达多•乔达摩一分为二,一个是悉达多,一个是乔达摩,悉达多是求道过程中的佛陀,乔达摩是修道成佛后的佛陀。
黑塞毕竟是西方人,对佛学的理解不免失之偏颇,我们也不必把《悉达多》当成佛学的教科书。但这部小说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发人深省的哲理,却是美轮美奂、深刻深邃。有人说,赫尔曼·黑塞被誉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骑士”,也是20世纪最具透视心理和灵性创意的作家。读过《悉达多》之后,我们会对这个评价有些切身的体会。
囿于佛学知识的缺乏和思维能力的局限,在读完《悉达多》后,笔者处在一种“茶壶倒饺子”的尴尬和纠结之中,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却难以找到几句最精要的词语予以表达。无奈之下,只好把《悉达多》的诸多精彩篇章摘录几处,再附上一些零散的体会,与众位朋友分享吧。
摘录一
【之所以我对自我一无所知,之所以悉达多对我来说一直如此陌生与未知,只因为一点,只由于这惟一的原因——我害怕自我,我在逃避自我。】
——每个人都是肉体和精神的组合、契合、融合,悉达多苦苦思索的“自我”,就是人的精神本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潜意识里,我们都是忽视灵魂的,都是逃避自我的,都是害怕直面真实的自我的,都是在不自觉间装饰和伪饰了一个虚假的自我。
摘录二
【肉体固然绝非自我,感官的运作、思想或知性亦非自我,而用以推论或由已知思想来编织新鲜思想的机智仍非自我。不,这思维的国度仍属于此岸世界。即使一个人使其瞬时自我的全部感觉归于寂灭并代之以思想和学识,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思维和感官同是美好之物,在这两者的背后隐藏着终极的意义,人应同样专心地倾听并习练两者,从中聆听最深处的神秘之音,而不应鄙弃或高估任何一方。】
——思维和感官,多么简单又多么复杂的一对范畴,多么协调又多么对立的一对关系。我们很难界定清楚,自我是思维的还是感官的。我们很难分辨清楚,自我是思维驱使的还是感官驱动的。
摘录三
【在悉达多的自我之中,一种认知已经逐渐生长并成熟起来,那就是对于智慧的真正涵义以及他所长期追求的目标所达成的理解。在他看来,那只不过是一种心灵的觉悟,一种在生命的每一瞬间思索、感受和体味万物圆满如一境界的能力或称隐秘的技艺。】
——在生命的每一瞬间思索、感受和体味,就是生命的终极本质。活着,而且在思索、感受和体味着,就是生活的永恒乐趣。
摘录四
【每一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比如说,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语言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只是半个真理而已,它们都缺乏完备、圆融与统一;当佛陀世尊宣讲关于世界的教义,他不得不把世界分为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如,痛苦与救赎。人别无选择,对于那些要传授教义的导师们来说尤其如此。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
——我们总是片面的,我们总是依据自我的坐标方位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值偏好、利益取向去认知和判断世间的人和事。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了无穷无尽的困惑和烦忧、失意和烦恼。
佛家有“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至理。黑塞虽然没有直接引用这句话,《悉达多》却是对这句话做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诠释,悉达多的求道修行之旅,就是一个从痴迷到质疑再到了悟的过程。
生而为神是传说,一生痴迷是悲剧,我们不必希冀传说,但也不可总是上演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