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明确习惯层次
不再随意设置习惯
海比特第三法则:
表里一致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不知道、瞎做习惯
例子:每天书写博客一篇
典型的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制定习惯
三、思考
要知道自己设置的是什么层次的习惯,要找到最深层次的习惯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制定出一个月的习惯目标
左边:一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右边:用什么方式去做?
请大家交流一下您看到这些习惯列表的感受,有没有方法去执行?或者是否了解意义。如果不明确、不了解的话,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四、习惯&习惯化
1、习惯化:
习惯化:产生惯性的状态,感觉上是养成习惯
习惯养成过程中,任何一个新习惯的养成,都是在改变初始状态(及现状的状态)、会产生一些阻力,我们称之为习惯阻力
没有了习惯阻力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习惯化。
2、习惯分类:
按习惯阻力区分,习惯可分为:
行为习惯:通常意义上市面上所说每天规律的行为。通常在21天-45天之间可克服
肌肉习惯:通常在1个月到6个月
思维习惯:通常要在6个月到2年时间内,才有可能达成
3、今日训练
今日训练核心重点内容:元习惯&表层习惯
元习惯:真正可以养成的习惯,本质是一种思维习惯
表层习惯:只是习惯化
表层习惯的特点:可落地可执行
人的行为,都是在大脑思想指引下实现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行为习惯:通常意义上市面上所说每天规律的行为,属于习惯化的行为而已(每天早晨做计划)
肌肉习惯:处于元习惯与表层习惯之间。有一部分属于元习惯(走路、游泳),另一部分属于表层习惯(抽烟、减肥、喝酒等)
思维习惯:元习惯
下一步:找出自己的行为习惯、肌肉习惯、思维习惯
5、举例:
例子1:
每天早晨做日计划,是行为习惯。本质上,是规划思维能力习惯。
规划习惯:是元习惯。可瞬间调取的这种能力,且形式可以很多种,根据不同情境不同的表现
例子2:
先听后说
属于元习惯
下面是训练环节:
--------------------------------------
本人练习内容:
半年目标
2016年10月31日前,通过阅读、学习CCIE视频、书籍、实验等,完成CCIE R&S方向的笔试和机试。
核心习惯
持续精深
属于元习惯
我的元习惯是:持续精深,我要养成的表层习惯是:定期阅读并理解规范文档、案例分析、阅读书籍并笔记、刻意练习和实验、复盘、发扬亮点、改进不足、前置训练、流程化、清单化
本月要达成的习惯目标(抓手):
我要养成的表层习惯是:阅读《MPLS和VPN体系结构》并更新导图笔记。时长:6月20日-7月17日,共28天。指标:全书共分2部分,342页,章节共15章,按2天一章的阅读量,阅读每章后按章节输出导图笔记。
可带动习惯
案例分析、刻意练习和实验、复盘、发扬亮点、改进不足、前置训练、流程化、清单化
今天最大收获
持续精深,重新思考自己设定的这个习惯,对应易仁永澄老师博客文章《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的元规范的内容,才恍然大悟,如果能做到的话,可以达到自己期待的以下内容:
本质导向:期望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是个人价值的积累,提升职场竞争力
积极主动:主动提升专业能力、让自己不再恐慌
刻意训练:通过持续、最小化、落地化的方式任务来推进,效能提升
作品声音:可提供职场中的技术解决方案、考证的笔试和机试、工作成果汇报,习惯养成等等
利他主义:利用自身技能,对企业内团队的贡献;对家庭经济的支持
同侪力量:老师的支持、同事的帮助和意见、家庭的支持
--------------------------------------
永澄老师的话:
可以直接使用元规范来作为元习惯,这很好的,因为我已经养成了这些习惯,这些习惯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同时我也可以在您的习惯养成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
核心习惯是元习惯的话,就去找寻表层习惯;如果是表层习惯的话,就尝试找寻元习惯
例子:
表层习惯:早睡早起
对应的元习惯:
本质导向:期待身体变好、体质变好
积极主动:希望选择自己的人生,自我决定论
作品声音:早起后写东西
刻意训练:健身等
做别人的习惯教练
五、作业
作业模板:
#海比特训练营# 拥有海比特,成长更快乐。3/5 | 第三天训练结果:习惯分清层次,养成更加轻松!@幸福进化俱乐部 @易仁永澄
提问格式:
【提问】我是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
【回答】
补充:
同侪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
“同侪团体”的功能:
1、互相承担、支持(被人关心)。
2、能获得喜悦(开心)。
3、是一项宣泄的途径。
4、界定自己的身份。
5、互相影响。
6、互相认同。
7、给予归属感。
8、给予安全感。
9、创造成功感。
10、形成规范。
11、增强力量。
12、替代家庭。
13、社会的缩影。
现今社会,很多词语使用灵活多用,同侪在商业用语中的使用频率日渐增高,诸如“领先同侪”、“傲视同侪”之类的词语往往被应用于企业、公司的简介和宣传之中。因此“同侪”也多了“同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