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和老公相爱七周年的时候,为了隆重纪念我们的七年不痒,提笔洋洋洒洒写了100个我们之间的小故事。没想小范围内传播迅速,成了我第一篇阅读量20余万,转载分享4000多次的文。
我们的故事被称之为“长理爱情故事”,之后每天都有循迹前来加好友的粉,有趣的是,无论是否是校友,“学姐”“学姐夫”已然成了我和老公的代称。
最初,他们带着好奇和感动而来。好奇于帖子的真实性,所以加我查有此人,感动于那些故事背后的坚持。我喜欢听他们和我聊哪一则小故事让他们捧腹不止,又是哪一个小故事让他们泪如雨下。
作为所有故事的亲历者,我颇为享受这样的互动,让我想成为更好的我和我们,继续在这寻常人世间里发光发热。
后来,他们也和我分享生活里的困惑,大多都是感情问题。“学姐,男朋友家嫌我太矮,坚决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怎么办?”、“学姐,毕业后男友要回老家我要读研,分手舍不得几年的感情,坚持又看不到希望”……潜移默化中,学姐成了情感树洞一样的存在,学姐夫成了传说中“别人家的老公”。
对于这些困惑,我悉数倾听,因为也想听听别人的故事,但却能帮甚微,毕竟只言片语里我无法参透你们的生活。
而所谓的学姐和学姐夫也是最平常的饮食男女,在柴米油盐中浸泡,在鸡毛琐碎里苟且。看过我们的故事的都知道,是经历重重坎坷考验才有了后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那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啊。我们的真实生活里有争吵也有和好,有冷战也有反思,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故事,爱情也一样。
很多人说“可是你好会经营爱情呢”,看起来好像的确是那么一回事,但又好像不对,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刻意“经营”感情,倒是觉得有幸遇良人,一起在升级打怪兽的误打误撞里竟然打通任督二脉,懂了些独门绝技。
我只谈过一次恋爱,横跨十年。相爱的十年,按照人生百年来算,不算太长,但已占据我目前人生的三分之一(一不小心暴露年龄),未来的日子他参与我人生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去年我们刚收获了一枚可爱漂亮的小公主,但今天仍然爱着就像学生时代那样。
我没有太多照本宣科的恋爱经验,因为我们好像从来没有刻意经营,很多事都是凭心而做。因为产后抑郁的原因我开始热衷于看心理学书籍,在治愈自己的过程中,很意外的发现我和老公这些年并不刻意但向心而为的相处,和很多书中所阐述的经营婚姻之道不谋而合。说经营太过刻意,我们都很讨厌教条主义,我更愿意将其定义成心之所向,向心而为。
为了回报跟随我多年仍不离不弃、持续关注我、不时给我温暖和鼓励的朋友们,我决定从自己最擅长的情感着手,和你们谈谈爱情这回事。站在女性角度,将自己和老公十年相爱还能热情不退的心得,像讲故事一样讲给你听,为了方便整理,这一系列我统一命名【学姐说】,后续会出一个系列。愿不辜负你的等待。
先讲一个故事,我一个朋友L的父母前段时间离婚了,年过半百没逃过陌路夫妻一场。L爸爸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温文尔雅,L妈妈看起来也落落大方,我们外人看来和谐登对。但有些面如平湖的表象内里却是波涛暗涌。
L爸爸应该属于上世纪的文艺男青年类型,年轻时候热爱诗歌、文学、养花种草,对工作兢兢业业但也并无多大追求,在单位里有点儿话语权,他安享于这样的日子。但L妈妈强势又眼高手低,总将自己的好日子寄托在丈夫身上。盼望L爸爸能更上进一点,对L爸爸那些修身养性的爱好总是无情奚落奋力打压,尽自身全力泼对方冷水。这些年或许是更年期到了,脾性大变,抱怨上升为咒骂,无事生非,数落子女,苛责伴侣,横眉冷对。没出息窝囊废这些语言暴力层出不穷。她不能忍受枕边人的安于平庸,却纵容自己的懒散不争,她一边打压、咒骂、奚落他,一边又抱怨他的懦弱、懒散、不争。她将自己的男人当做敌人一样无情践踏他的自尊以换取某种心理上的发泄,却又戏剧性的哀叹其烂泥巴扶不上墙。把自己的不如意统统怪罪于命运不公,遇人不淑。
L爸爸其实对L妈妈一直都很宽容,多年来在L妈妈的冷暴力下尽管放弃抵抗,但性格也变化很多,年轻时乐观幽默晚年却初现抑郁,在L妈妈的奚落中也渐渐丢失了过去怡情养性的爱好,终日闷闷不乐。我们以为半生都走过了,L爸爸会像安于天命一样就这样过下去,没想到最后终于因为一件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小事,L爸爸爆发出长久积压在心底里的怨念,坚决坚定没有任何退路可言的要和L妈妈离婚,L妈妈的兄弟姐妹,L本人,甚至单位领导出面劝解他也毫不领情。
过去L爸爸将L妈妈当做祖宗一样供奉,但却被L妈妈当做垃圾桶不断输入负能量,没有温情没有爱意,没有人是天生的受虐狂,就算是一只再忠诚的狗也会有一天选择去流浪吧。L把她爸爸给她的微信截屏给我们看;年轻时为了给你一个完整的家爸不快乐也没关系,现在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爸没有心理负担了, 想起人生已过半,上半生和你妈是个误会,下半辈子就想好好活一次。这么多年爸妈的生活你也懂,你也能理解爸的对吧?
L父母的婚姻悲剧其实很常见,你似乎随处可见类似的桥段。他忙碌一上午为你精心做了一顿饭,你不是说“辛苦了”而是说“肉炖的不够烂盐放多了”;她去市场买一束花装点生活,你说不能吃不能穿的真不会过日子;男人娶回女人结果经年累月发现娶回了苦口婆心的班主任……
良言一句三冬暖,伤人一语六月寒。暖一颗心用了很多年,冷一颗心只在一瞬间。多少夫妻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走到一起,曾吸引你的才情成了后来的不务正业,曾醉心于他的幽默后来你说这并不能当饭吃,曾无话不说现在却嫌叨叨烦耳。竭尽全力往对方头上泼下一盆冷水浇灭所有可能的温情和爱意。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和你生命并不相关的外人,将横眉冷对的双眼瞄准本该最爱的人。就算是再怎么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夫妻革命情谊,也会在长年累月的奚落和负面情绪中硬生生连筋拔起,就像L爸爸那样不在沉默中苟且就在沉默中爆发。
杨绛在《我与钱钟书的那些往事》里写了一段她产期的小插曲,我觉得挺值得借鉴【在我住院期间,钟书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他感激之余,对我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你做不好,我不责怪你,你放着,我能做好,所以他们是一生的理想夫妻。
换做爱抱怨的妻子听到丈夫在自己产褥期帮不上忙净捣乱,会喋喋不休“我带孩子那么辛苦,你却帮倒忙”、“什么事都做不好嫁给你有什么用?”,男人嘴上不会反驳但心里总归不舒畅。所以两种态度,两种婚姻。
心理学上关于爱情一个有名的论断是“爱情都是在修复童年的错误”,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我们终生都在寻觅修复能够童年错误的“理想父母” 。遇到爱情后我们都变成了孩子,又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孩子具有可塑性,是加深还是修复对方童年的错误,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对方。我们付出接纳、鼓励、关爱,就收获对方的成长、乐观、温暖。我们无情冷脸、奚落、嘲讽,就看到他更加萎靡、抑郁、自卑。
“做对方最前排的欣赏者”——这句话是我家刘先森告诉我的。原话是“老公会做你最前排的欣赏者,为你每一次进步鼓掌”。他第一次对我说这句话还是在我们上大学那会儿,这些年,他一直都没有停止过用语言和行动告诉我:他是我最前排的欣赏者,为我每一次进步鼓掌。
前方高能预警,我又要晒老公了。想学如何撩妹的也请纸墨笔砚候上。宋欧巴动辄一个扑倒一个壁咚撩的乔妹不要不要的,得亏他长得帅。换做《欢乐颂》的奇点撩安迪,只能叹一句能把猥琐演的如此入木三分祖峰也是实力派。真实生活里的互撩从来都是向心力的互推作用。
好了,现实版撩妹干货来了:我毕业找工作受挫他说“老婆很棒,受挫只是暂时的,慢慢来,没关系我养你”。我说想闲暇画画,他送了我画板画笔颜料,还说要在家里开辟一个地方办我的画展。我说小时候梦想当服装设计师,他送我一台缝纫机说老婆你给我做套西装吧。我做了黑暗料理很挫败他笑着说“没关系,老公的胃就是你的实验室,你就当我小白鼠好了”。我的每一篇文章他都会认真看好几遍然后点赞评论,还会告诉我哪一段让他感动哪一段立意深刻。我喜欢鼓捣一些形式主义的仪式感,他会感谢我把生活过的活色生香。我觉得自己百无一用的时候他说“老婆你是我身边最有潜能的人,你可以做的很多事老公根本做不到,你只是缺乏坚持”。我说我想找点事做充实辣妈生活,他说好啊老公送你学画画学跳舞你若想开店老公全程赞助。我说我想写公众号,一向低调的他竟然还发了朋友圈给我招揽粉丝……
但故事的结局,很遗憾,我没有成为职场精英,我没有成为画家,我没有成为服装设计师,我没有成为作家……但我终于会做好吃的饭菜,我能把日子过的更加温暖美好,我的公众号才写了一篇更新又慢,但因为他的鼓励我想坚持做下去……他为我点的赞、为我鼓的掌并没有在我身上全部得到价值输出,但这些爱和鼓励的输入,让我变成了比过去更好的人。
我原本是一个内在模式很糟糕的人,敏感自卑,患得患失。但刘先森用一个十年彻底改变了我,因为他的出现,我可以心无旁骛的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用最纯粹的“少女心”去感知这个美好的世界。
我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数十年如一日为我的刘先森点赞,我从不吝啬于向他表达我内心对他的绵绵爱意,他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为他鼓掌庆祝,他想去做的事就算会让我内心煎熬挣扎最终我也会说服自己去支持他,他为我做的任何感动的小事我都记录下来,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你爱我的100个故事》。
“女人的一个奉承可以让男人的头脑膨胀一点,但是女人的批评却会直刺男人的内心,使男人再也无法像以往那么爱女人。”这点其实对于男女都一样,趋于被认同疏于被批判原本就是人性的弱点。刘先森不是没有缺点,但我不想浪费可以恩爱的时间去在意那些无关大雅的小事。但爱一个人,就如同对待小孩,你责怪他,他就沮丧。你鼓励他,他就进步。你的关注点在哪,他就在哪。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世上找寻另一半,在琐碎的日常里,见自己,见他人,见众生。习惯于批判指责的人究其一生都拿着放大镜找对方身上的假恶丑,以自己的人生象限来要求对方,总坚持自己是对的,妄图以爱之名批评并改变对方,践踏对方的尊严和自由。这样的感情会很累,也不幸福,最后两个人渐行渐远,以至于分离。内心从容、笃定、恬静、宠辱不惊的人却常常能在残缺的生活里自得其乐。
爱是在原则和立场之外,适当的低头,适度的取悦。能被爱情温柔相待的从来不是爱泼冷水、批判指责、强求索取的人;而是那些愿意云淡风清地接纳缺陷、不动声色的付出爱与陪伴、永远站在最前排为对方鼓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