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但是再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家庭中,为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曾国藩,就通过与家人的书信中,慢慢体悟出很多治家的智慧。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但是曾氏后裔却能历经百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
曾国藩如此重视家训,首先因为他是一代大儒、理学传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也是一个非常爱家、非常重家的好男人,用现在的话说是“我爱我家”的典型男人。他说过一句名言:“今人都将学问看错了,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为什么这样说呢?还是从家庭小事来破解一下。33岁时,他发了一笔横财,但是物极必反,引发了他的家庭危机。他在翰林院当翰林,工资不高,再加上他出身农民家庭,花了血本上了学,端铁饭碗了,得往家里寄钱,他家人多,兄弟九个呀,欠了一屁股债。他自己过得也是紧巴巴的。京城居大不易,他非常拮据,终于时来运转,上半年升官了,下半年来了肥差,去四川乡试做主考官,这是肥差,一下收入一千几百两,真高兴呀,立刻拿出一千两寄回老家,还写一封长长的家书,汇报一下这个快乐的人生际遇,最后还提了一下一千两的用法:“付银千两至家,以六百为家中完债及零用之费,以四百为馈戚族之用。”拿出六百还债,剩下四百分给亲戚族人,这个想法不说怎么样,钱是寄回去的,本应有发言权,但寄给父亲的,应该是父亲决定怎么花。然而他一高兴忘了,郑重地提出了四六分的计划,结果,父亲看过没生气,也没觉得过分,就这样划分了。但这不代表别人没意见,弟弟们意见大了。六弟和九弟气愤之下,两人写信给大哥强烈抗议,甚至说他是沽名钓誉,理论主要有三条:一,是寄回来的是曾家的钱,并非来路不明,凭什么给别人?二,六百两还债,大哥到底知道欠多少吗?刚好一千两。三,寄钱回来,老爸还在,得他说了算,大哥这样是不是太不把老爸放在眼里?这几个弟弟是他带大的,常训他们,看到信,本会写信教训他们,可是这时他写了更长的家书,这是有名的一篇:“来书云,‘非有未经审量之处,即似稍有近名之心’,此二语推勘入微,兄不能不内省者也。”先引用弟弟的话,想作秀,这话重了,尤其在兄弟间,但他在信中,说弟弟们说得挺好,大哥立刻反省,当时想法虽然没有作秀,但对大哥我也是重要的鞭策与提醒,所以我感谢你们提醒我。下边列举了他听说的亲戚的窘迫生活,所以资助也不是不对,还说,大哥我确实失察了,没想到欠了那么多,就改成二八分好了,若还不同意,就听父亲的。最后还有好长,大意是看到你们的信,好高兴呀,文风与字都有进步。还可以再提高一些。还说,我最近修身养性,可以跟你们交流一下。一封长长的家书,出人意料。他在这封家书里展现的是长兄风采,弟弟们羞愧难当,财务危机安然度过。
不宽裕时,曾国藩为什么要坚持拿出一部分来资助族人?倔强的他为什么如此温良?因为他是标准的儒生,号称朱熹之后理学唯一传人,修身与平天下间不是断裂的。家国天下,中国人对家非常重视。“家”这个字,文化信息丰富,上边是房子,下边为什么是一头猪呢?宝盖是阳宅,最早的房子,不是给人住的,是部落会议祭祀的地方。祭祀时,远古最重要的是猪,那时都是野猪,不容易得到。所以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对这个“家”自然特别重视。
曾国藩认为家庭是人生的根据地,他有名言:“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性,四分由于家教。”一个人能否有成就,有没有高尚的人格,百分之四十是家庭环境决定的。所以他看得更清楚,决定的小环境就是家庭环境,所以给他们曾家的老屋起了个名字,叫什么呢?叫“八本堂”。他们曾家,翻修老屋之后要题个门匾,今人再去湖南,已经改名叫富厚堂了,这是后来他儿子曾纪泽改的名字,原来曾国藩起的“八本堂”是何意呢?他说人生立足八项根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是从齐家、治国、平天下各方面说过去的。
总结一下,作为近代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其对子女的教育却留给后人很多可借鉴的内容。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以俭持家。曾国藩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重视家教。曾国藩有3子5女,小女儿曾纪芬最长寿,活到91岁。1875年,曾纪芬嫁入湖南聂家。曾国藩规定,每个女儿出嫁,嫁妆不得超过200两银子,同时嫁妆中还有父亲亲手书写的功课单。曾国藩想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女儿做得比父亲期望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