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首次提出在1990年,由美国两位心理学提出,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在当时并未引起很大的反响,
直到5年以后,1995年,由戈尔曼出版了一本名为《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才使人们将IQ的研究,专向了情商,因此,戈尔曼被称为“情商之父”。
丹尼尔·戈尔曼接受了萨洛维的观点,认为情绪智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绪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有意思的事情是,在《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书中并未给EQ一个明确的定义,相反这名词是不断的在发展,在更新,直到此书10周年纪念,戈尔曼提到了一点,“情智(EI)”情绪智力,比用“情商(EQ)”更为准确。
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具有如下的特点:
1.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
2.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
3.情绪生活较丰富但不逾矩,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
专家们还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较高的情商,和童年时期的教育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培养情商应从小开始。
--来源于: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3%85%E5%95%86/90460?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