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和几个闺蜜一起去了趟终南山。因为有个温州老乡在那里修行,我们去给她送一些米面油和蔬菜之类的。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
这位在终南山隐居修行的老乡,其实我很早就听说了,但一直未有机缘见面,所以这次去的路上就一直在好奇: 这位师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她怎么会拥有如此一颗强大的内心! 是经历了什么才让她断绝了与现代社会的联系,远离了钱财的束缚、车马的喧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就在我还在思索的时候,车子已经到了终南山脚下,由于今年的疫情,终南山对游客数量还有控制。幸亏我们早上六点就出发,到的时候才八点。因为提前一天已经和山脚下的保安师傅联系过了,他直接就给我们放行了。
大概又开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车子在山脚下一处休息点停了下来。闺蜜说,车只能停在这里了。
天公作美,阴沉了好几天终于放晴。终南山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一眼苍翠,满山青绿,令人心旷神怡。
以前我一直以为终南山就是一座山,到了才发现,其实终南山不是一座独立的山峰,它是秦岭中部的一段。查度娘,原来终南山横跨蓝田县、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等县区,而我们今天要去的是属于鄠邑区的一段。
我们下车拿出前一天就买好的白菜、萝卜、番薯、茄子、豆腐、莲花白、米面等等,还有师傅喜欢吃的温州特色的粉干。因为闺蜜薇姐她已经来过几次,比较有经验了,在她的建议下,我们每人在地上捡了一根长棍子,我戏称“打狗棒”。我们一行五人,肩背手提,就这样浩浩荡荡地开始爬山了。
刚来到山脚下,突然一阵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由上而下由远而近传来。随着铃声突然从山上窜出一只黑黄相间的大狗来,我们给它吓了一跳。接着就看见一个身着灰色僧袍、脚蹬灰袜灰鞋,背上背了一个竹篓的女师父出现在我们面前,原来是师父得知我们几个今天要来,怕东西太沉我们背不动,特意下山来接我们。只见她笑盈盈地说道:“这是普修,你们别怕,它不咬人的。它好久没下山了,突然看见你们太高兴太兴奋了。”
只见那条狗虽然大,也没有用狗绳拴着,但看起来很干净,围着我们几个不停地兴奋地跑来跑去。我平时很怕狗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对普修一点也不怕,还伸手摸了它一下。而普修也是很顺从的、一动都不动都让我抚摸。
师父说:“你们那些东西沉都放在我背篓里吧。今年身体不太好,上山下山只能背三十多斤的东西了,前几年还可以背四十多斤的”。
听了这话,我暗暗佩服。这个师父看起来就是典型的南方人小身板,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居然能背三十斤,而我,背了十几斤的东西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厉害了!
“那我们就上山吧,现在山路上都是落叶,有点滑,你们要当心一点。”师父说。对于爬山,我是一点都不怕的。因为这几年一直都有锻炼身体,身体素质还是可以的。所以自然是我和小丫、师父三人打头阵在前面了。
早就听说终南山风景宜人,历史底蕴悠久,一直是我心中心神向往之地。史书里记载终南山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是非常知名的一座山峰了。
给大家科普一下:终南山又名太乙山,位于陕西西安市,山中有重阳宫等道教名胜古迹。传说老子便是在终南山骑牛归隐的,所以道教又称之为圣山,也被视为道教的发源地。另外,终南山和佛教也甚有渊源,相传西游记里的玄奘法师也是归隐于终南山下。而我们这位老乡师父便是佛教弟子。
和我们闹哄哄的市区不同,山里真安静呀!只有我们几个踩过厚厚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偶尔会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发出鸣叫声,伴随着普修叮叮咚咚的铃声,我们一路盘旋而上。
上山的路很窄,路边都是低矮的灌木类树木。有的树叶红了,有的正在红,它们用艳丽的色彩,静静地渲染着生命的奔放。哪怕无人欣赏,它们还是竞相绽放着深秋的美。这气势没有一点让我感到凄凉,相反,倒是一种大气磅礴的美。
路上都是厚厚的一层树叶,占满了我们眼睛所能及的的地方。师傅和普修走在最前面,普修兴奋地上蹿下跳,时不时一下子窜到山的陡坡下面。我很担心它一路叫它不要乱跑,师父说:“没事儿的,它习惯了,不会摔的”。原来这个普修也已经伴随师父好多年了,他们彼此都已经有了默契。
而另外那三个同伴就没有我和小丫的体力了。大概才爬了半个多小时,黄姐和阿娇、薇姐就落在我们后面了。我正要开口喊她们的名字,师父赶紧说:“在山里不能喊名字的,这是上山的禁忌。”
以前知道爬雪山或者溶洞旅游不宜大喊,怕声音的震动能引起共振。雪山会引起雪崩,而溶洞会有塌陷的风险。而在上山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喊同伴的名字呢?师父说,因为传说人进入山里,山里的精怪,喜欢在人的背后,学着熟悉的人的声音叫人名字。一旦应声,就会被妖怪捉去吃掉,或者永远都走不出去。
哦,原来是这样,虽然是迷信传说,但我觉得还是尊重上山的禁忌最好。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不觉中爬山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怎么还没到?什么时候能到啊”我问师父。
师父说:“不必问,你走着走着就到了,只要方向没错,肯定会到的”
我愕然,但仔细一想,说的没错啊。这看似简单的一句回答,其实也蕴藏着真理。跟我平时挂在嘴边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一个道理啊!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觉我们已经爬了一个多小时了,我从刚开始的健步如飞变得艰难了,不仅气喘吁吁,两腿也如铅似的沉重,汗水一个劲的往外冒。师父看在眼里,说前面有一个水池,我们停下来歇歇脚,擦擦汗,让普修喝点水。
穿过了一片都是落叶的小陡坡,终于到了师父所说的水池了,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蓄水池。普修在那里开心地喝着水,我们也把身上的东西卸下来,打算休息几分钟,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师父背了那么多东西,她背的是最沉最重的东西。而我背的只是一些轻东西而已。我们只是上山,而她是花了一个半小时下山,又继续和我们一起上山。而且她的年龄比我们还要大十几岁啊,想到这里,我说:“师父,我们继续走吧,一鼓作气爬到顶。”
说来也怪,有了这个信念,我感觉气也不是那么喘了,腿也没有起先那么沉重了,其余的几个同伴也调整了一下状态,大家相互鼓励,继续盘山而上。
终于,一下子眼前忽然豁然开朗,一座白墙红顶的寺庙出现在我们眼前。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七层的小佛塔,再转眼望去,一方不大的小院子看似简朴,却也收拾得干干净净,给人一种肃穆又美好的感觉。
师父修行的寺庙名叫法云禅寺,我们进了香,师父也端出了早晨就煮好的牛蒡茶招待我们。
坐下来攀谈,才知这老乡师父出家前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婚姻很不幸,即使生了孩子,也不招公婆待见,甚至一度被老公动手打骂。最后在40多岁时,她看破红尘,从遥远的温州来到终南山,剃度出家,一心向佛,这一修行便是十几年。
这期间该是受了多少的磨难呀!师父没有说,但我们可想而知。
中午我们和师父一起做了几个素菜,还炒了老家的粉干,几个人把桌子搬到了外面小院里,围坐在一起吃饭。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我们吃的津津有味。
待在山里最大的感受,是让人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初冬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一边和师父聊着故乡的琐事,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的神奇美景,让人忘了所有的烦恼忧愁。
现在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我们面对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再加上现在的人心浮躁,能够抛弃曾经拥有的现代文明,来到这荒山野岭修行,是一件需要很大的决心才能做到的事。
虽然我对山居生活也心向往之,但还是希望天热的时候能在空调房里解暑;有雪的时候能坐在暖气房里看着,而不愿意到雪里面冻的发麻,说白了还是怕苦,过不了苦日子,做不了苦行僧。
山里没有wifi没有应酬,也没有人可以说话,需要忍受终日的孤寂和寒冷。我们都是俗人,肯定做不到想师父那样,所以更加佩服她的毅力。
世外桃源,精神家园,从来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提笔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感觉这个“问道”二字是不是过于大了,但一想: 什么是道?道,就是道路,就是道理。古代的说法是形而上。形而上谓之道。我们能在精神的孤单中寻找到安宁,就是问道。
我相信我以后的生活中,有两座终南山。一座是有形的,它是风景。一座是无形的,它已根植于我的内心。
期待下次再去终南山。